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厘米。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
(3)按如下图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和观察,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实像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___,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_____厘米。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③在光屏上得到如上图所示的图像,成像在光屏的左上角。若要通过调整透镜让像在光屏的中央,应向______ (填“右下”、“左上”、“右上”或“左下”)调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8-11-03 12:09: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碰到以下两种情况:
(1)让三束平行光射向透镜,移动右侧的光屏,结果在距离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一个亮点;
(2)将激光束换成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大小
1
40
13
缩小
2
30
18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50
放大
 
根据以上情况:(1)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cm;
(2)当蜡烛距离透镜中心60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_______
A、 10cm----13cm   B、13cm----18cm  C、18cm----20cm
(3)将物体由距离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______ 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小于”)
(4)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______)
A.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B.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6)该同学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某个位置,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当他拿掉自己的眼镜后,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移动。

同类题3

智能手机进入平常百姓家,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瑞瑞同学学习了物理知识后,对手机的一些功能进行了科学探究。

(一)拍照功能
(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同一位置,拍同一地点,为什么会变大呢?
(猜想与假设)手机的镜头可能是一个焦距可以改变的凸透镜。
(设计实验)瑞瑞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焦距向以改变的凸透镜。
(设计实验)瑞瑞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水透镜,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保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利用注射器注入或吸出水的多少,改变水透镜的厚薄,从而改变水透镜焦距;
(2)测出水透镜焦距的大小,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后,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记录在下表:
凸透镜
焦距f=14cm
焦距f=16cm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物距u/cm
30
40
60
30
40
60
像距v/cm
26
22
18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像的大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实像的大小
由大变小
由大变小
 
(分析与论证)
通过对实验序号2与5、3与6的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像距物与距的比值越大,所成实像的大小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评估)
(1)请你补充实验序号4中漏填的实验记录:______;
(2)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成像的共同特点都是______(选填“倒立”或“缩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