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科学家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__________
A.铜、银;B.铁、铜;C.铜、铝;D.铁、镍。
(2)读图中可知,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厚度是_______nm时(只填一种情况即可),这种复合膜电阻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读图可知,铁铬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07-04 10:1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酒的发酵过程主要包括:选料、发酵、压榨、勾兑、澄清、煎酒等步骤。而其中的发酵过程即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再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方程式如下:
(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2C2H5OH+2_____↑。

(1)请写出上面化学方程式中需填写的化学式:_____。
(2)啤酒的最佳发酵温度为18℃,发酵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如图所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指示灯亮。已知控制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值与发酵室中的温度关系如表所示:
电流(A)
1.46
1.50
1.54
1.60
1.69
1.80
2.08
温度(℃)
17
18
19
20
21
22
23
 
如果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是36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电磁铁线圈阻值为4Ω,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R2大小为_____Ω。
(3)压榨过程是把酒液和固体进行简单分离的过程,此过程类似于学过的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是_____(填字母)。
A.过滤B.结晶C.蒸馏
(4)古人有句话“小酒怡情,大酒伤身”,殊不知,“大酒”更会影响我们的反应时间。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饮酒对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指驾驶员从发现突发情况到采取制动措施所经历的时间)的影响,对同一驾驶员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汽车制动前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每次采取制动措施到车辆完全停下来所需时间相同。由表格中数据可知,饮酒50mL的驾驶员以15m/s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故障,则此时其反应时间比正常状态下长了_____s;另外从表格中还能分析得到的实验结论有_____。
饮酒量(mL)
速度(m/s)
制动距离(m)(看到障碍物到停车的距离)
正常
酒后
20
10
11.7
16.7
50
10
11.7
22.7
20
15
22.5
30.0
50
15
22.5
55.5
20
20
36.7
46.7
50
20
36.7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