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图所示,在烧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柯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选“变小”、“不变”或“变大”)。小柯对上述仪器进行改进,在橡皮塞中插入一个弯管,弯管和注射器连在一起,用来探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______(选“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07-08 09:3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小晨和同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竖直插入水或盐水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上凸起,实验现象如图 1(a)、(b)、(c)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实验小组的同学提出猜想:
①根据图 1(b)和(c),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_____有关;
②根据图 1(a)和(b),小组同学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晨认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可能与距液面的距离h 有关;小萍则认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可能与距容器底部的距离d 有关;
(2)为进一步验证猜想,小组同学接着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分别竖直插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并设法改变h d,通过在玻璃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橡皮薄膜在液体的不同位置处都能保持平整,如图 2 所示。然后通过测量玻璃管中所加水的质量,再设法求得橡皮薄膜所受的液体压强p,并将实验有关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液体甲密度为 0.8×103kg/m3   表二液体乙密度为 1.2×103kg/m3
实验序号
h(cm)
d(cm)
p(Pa)
 
实验序号
h(cm)
d(cm)
p(Pa)
1
5
15
0.4×10 3
6
5
15
0.6×10 3
2
10
10
0.8×10 3
7
10
10
1.2×10 3
3
15
5
1.2×10 3
8
15
5
1.8×10 3
4
20
5
1.6×10 3
9
20
5
2.4×10 3
5
30
5
2.4×10 3
10
30
5
3.6×10 3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6(或 2 与 7,或 3 与 8,或 4 与 9,或 5 与 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距液面的距离h 相同,距容器底部的距离d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晨分析实验序号 3 与 4 与 5(或 8 与 9 与 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当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 相同,液体内部压强p h 成正比;小萍分析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或 6 与 7 与 8)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压强p d 成反比。小晨和小萍的结论,你认为是错误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