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4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09 06:08: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化学方程式:Na
2
CO
3
+H
2
SO
4
=Na
2
SO
4
+H
2
O+CO
2
↑)
同类题2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境内一天然气气矿发生井喷事故,喷出大量含有硫化氢(H
2
S)等有毒气体的物质,造成243人死亡。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
2
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
2
和水,把H
2
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
2
S+H
2
SO
4
(浓)=SO
2
+X +2H
2
O
(1)上述内容中,属于H
2
S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H
2
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
2
S与H
2
SO
4
(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尾气中含有H
2
S,实际上也不用浓H
2
SO
4
来吸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汽油含C、H、O等多种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 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塑料做成“大米”。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而塑料是一种____(选填“合成”或“天然”)材料。将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别在蒸发皿中加热,大米变黄、变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热后变成黏稠的液体。
(3)谣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肉松是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肉松时闻到如头发燃烧的气味,点燃棉花时闻到如____ 燃烧的气味。
(4)谣言四: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真相:水煮蛋的蛋黄微微变绿,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价。
同类题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2
5
58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7
19
0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同类题5
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6克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15.6克,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常见的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