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 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可见,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而且,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___________。
(2)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用安培定律Fk LI1I2/r来描述。其中,I1I2 分别为两根导线中通入的电流,L 为导线的长度, r 为导线之间的距离,k 为比例系数。某次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L/m
I1/A
I2/A
r/m
F/N
1
1
0.2
0.2
0.1
0.8×10-7
2
0.5
0.2
0.2
0.1
0.4×10-7
3
1.5
0.4
0.3
0.2
1.8×10-7
 
 
对于位置固定、长度一定的两根平行导线,如果保持F 大小不变,两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关系可以用图像中的图线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09-03 06:3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材料四: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科拉顿的实验中,____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试猜想法拉第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当爱迪生把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________,若要从图丙现象变为图丁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________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