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
B.雪后,在车轮上缠铁链
C.搬运机器时,在机器下面垫上圆木
D.给电风扇转轴加润滑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0 04:0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如图甲、乙)。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丙、丁)。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请你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并作简要解释。
________
同类题2
2019年1月19日开始,台州市区内环线21.6千米道路允许车辆最高行驶速度为100千米/小时。如图,有一辆小汽车以10秒钟时间匀速通过长度为250米长的飞龙湖大桥。
(1)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通过飞龙湖大桥时是否超速?_______
(2)现在轿车都采用流线型设计如图,这种设计在减小空气阻力、提高车速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轿车高速行驶时,常常有“漂”的潜在危险。请你简要说明汽车高速行驶时会“漂”的原因。_______
同类题3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条形磁铁仍然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A.逐渐增大,方向向右
B.逐渐减小,方向向右
C.逐渐增大,方向向左
D.逐渐减小,方向向左
同类题4
一个人出生后6个月,形成完整的指纹而且至死不变。据统计,全世界几十亿人中,还没有发现相同的指纹。因此,指纹显示是破案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罪犯作案时留下的指纹印是无法用肉眼看出的,但指纹印上总会留下手指表面的微量物质,如油脂、盐分和氨基酸等。由于指纹凹凸不平,其微量物质的排列与指纹呈相同的图案。因而只需检测这些微量物质,就能显示出指纹。
显示指纹的方法通常有四种:
一、碘蒸汽法:用用碘蒸汽熏,由于碘能溶解在指纹印上的油脂之中,而能显示出指纹。这种方法能检测出数月之前的指纹。
二、硝酸银溶液法:向指纹印上喷硝酸银溶液,指纹印上的氯化钠就会转化成氯化银不溶物。经过日光照射,氯化银分解出银细粒,就会像照相底片那样显示出棕黑色的指纹,这是刑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检测出更长时间之前的指纹。
三、有机显色法:因指纹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成分,因此采用一种叫二氢茚三酮的试剂,利用它跟氨基酸反应产生紫色物质,就能检测出指纹。这种方法可检测出一、二年前的指纹。
四、激光检测法:用激光照射指纹印显示出指纹。这种方法可检测出长达五年前调指纹。
(1)指纹显示之所以成为破案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是因为每个人都指纹都是不一样的,而长成什么样的指纹是由每个人的_________决定的。
(2)指纹凹凸不平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_________的结果,这一特点在生活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
(3)利用碘蒸汽显示指纹时,我们需要先做一张白纸上用手按一下,然后把纸上指纹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少量碘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等到试管中碘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紫色碘蒸汽与纸接触之后,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到的指纹就渐渐显露出来,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的棕色指纹。
(4)利用硝酸银溶液法显示指纹时,形成的氯化银在日光的照射下会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类题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如没有摩擦则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B.冬天向冰雪覆盖的地面上洒些炉灰是为了减小摩擦
C.胶鞋的鞋底一般都有花纹,是为了减小行走中的阻力
D.削铅笔时,铅笔与铅笔刀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力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