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将15克A物质、24克B物质、8克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A8克,C30克,还有一种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A.A+B=C+D
B.A+2B=2C+D
C.A+3B=C+2D
D. A+3B=2C+2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6 04:48: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自来水中常含有次氯酸(HClO)。次氯酸不稳定,易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所示。该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同类题2
下列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蜡烛燃烧后剩下的烛油的质量比原来少
B.镁条燃烧后质量比原来镁条质量增加
C.电解18g水生成2g氢气和14g氧气
D.12g碳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
同类题3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可作调料,还可作化工原料。氯碱工业就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科学兴趣小组模拟氯碱工业,将一定浓度的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只发生上述反应),收集到0.02克
。停止通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克盐酸后,将液恰好为中性。求:
(1)电解过程中消耗氯化钠的质量。
________
(2)所加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________
同类题4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
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同类题5
某同学对“擦擦炮”引燃头的化学成分产生浓厚兴趣。他查阅资料:引燃头中通常含有S、KClO
3
、MnO
2
等物质中一种或几种,KClO
3
会与NaNO
2
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KClO
3
+3NaNO
2
=KCl+3NaNO
3
。为验证引燃头成分,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刮取引燃头,小心研碎,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残渣为灰黑色固体。
②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人试管,再加人上述灰黑色固体少许,溶液中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③往装有滤液的烧杯中加人过量NaNO
2
,搅拌后再加入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NaNO
2
和AgNO
3
不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灰黑色固体中含有
,该固体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小阳点燃“擦擦炮”时还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为
。
(3)据所有实验现象可知,“擦擦炮”引燃头的成分有
。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常见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