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了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
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4
未测
1
19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 12g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 11:3
C.丙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5:24: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另一边镀 二氧化锰,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金属锂及碱性化合物的污染问题,因而可作为一般的家庭废物加以处理。电池总反应为:Zn + 2MnO2+H2O = ZnO + 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该电池比传统干电池轻便、环保
D.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同类题2
近日,网上一条名为“沸腾可乐”的帖子称“可乐和曼妥思薄荷糖同时服用可致命”。这让平时吃惯了这两种东西的人们着实吓出了一身冷汗。小柯为验证这件事,把2颗曼妥思薄荷糖放入一瓶可乐中,马上出现了喷涌现象,但两者同时食用后,身体却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感觉。小柯百思不得其解,最终查阅资料得知此喷涌现象属正常反应,主要是曼妥思薄荷糖表面含有阿拉伯胶,它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却能加快可乐等碳酸饮料分解,使之瞬间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出现喷涌现象。以下说法
错误
的是( )
A.阿拉伯胶在反应中相当于催化剂
B.喷涌而出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氧化物
C.喷涌现象发生时,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把曼妥思薄荷糖放入雪碧中不能形成喷涌现象
同类题3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同类题4
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写出图中存在的“氧循环”(任一个)
。
(2)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
(3)氟里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l+O
3
→ClO+O
2
;②ClO+O→Cl+O
2
,则Cl原子在臭氧反复分解的过程中充当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4)大气中CO
2
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有一种将CO
2
转化的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流程中CO
2
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填化学式,下同),在此过程中有一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同类题5
氢气被看成是最环保的清洁能源,但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气成本高。据报道科学家制出了一种氮化镓—锑合金,利用它能更好地促进水在太阳光下分解获得氢气,且可重复使用。
(1)如图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过程中出现的微粒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氮化镓—锑合金在利用太阳光分解水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作用。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常见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