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 10~20 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图乙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 a、c 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图丁 12 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7:02: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光照强度和CO
2
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两个主要外界因素,下列各图表示的是北方夏季一天中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同类题2
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c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n
1
时,该植物呼吸作用停止
D.当光照强度>n
2
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同类题3
如图实验装置被称为“人工树叶”。产物C
3
H
8
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可用作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3
H
8
O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B.该装置的总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此反应中消耗3个CO
2
分子就产生5个O
2
分子
D.该装置被称为“人工树叶”的主要原因是模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类题4
如图乙为研究光合作用相关问题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绿色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
3
溶液中(NaHCO
3
可分解能产生CO
2
气体),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器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
3
溶液浓度的关系。
(1)如果要在曲线ab段对应的NaHCO
3
浓度范围内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2)试分析解释在c点以后叶圆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时间会随浓度增大而变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
同类题5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关闭阀门丙和丁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
③打开阀门丙,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丁,将C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发现只有叶片A变蓝色。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②中,光照前要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通道,即阻断
_________
(填结构名称)。
(2)步骤④中,器材C应该是
_________
,叶片B中的
_____________
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根据步骤⑤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
。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常见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