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Na
2
SO
4
、NaCl、NaNO
3
的混合溶液中,含有Na
+
、SO
4
2
﹣
、Cl
﹣
、NO
3
﹣
,已知其中Na+、SO
4
2
﹣
、NO
3
﹣
的个数比为8:1:2,则溶液中Na
2
SO
4
、NaCl、NaNO
3
的“分子”个数比为 ( )
A.1:1:1
B.1:4:2
C.1:2:4
D.1:3:2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5 04:38: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
2
O
4
(或ZnO·Ga
2
O
3
)。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
2
高效转化为甲醇(CH
3
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镓酸锌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
同类题2
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同类题3
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 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3)由 X 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同类题4
如图,图①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②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③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④表示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个实验说明了()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同类题5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分子,又表示一种化合物,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O
2
C.CO
2
D.NaCl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