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向稀硫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铁
B.氢氧化钠
C.水
D.碳酸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4 06:30: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Na
2
CO
3
、H
2
SO
4
、HCl、NaNO
3
B.NaOH、NaCl、MgCl
2
、FeCl
3
C.HCl、AgNO
3
、HNO
3
、MgCl
2
D.K
2
SO
4
、Na
2
CO
3
、BaCl
2
、KNO
3
同类题2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
4
、CS
2
、 CO
2
都是有机物
B.酸和碱能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
C.金属 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同类题3
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C
CO
CO
2
Na
2
CO
3
溶液
B.Cu
Cu(NO
3
)
2
溶液
Cu(OH)
2
C.Fe
Fe
2
O
3
Fe
2
(SO
4
)
3
溶液
D.CaO
Ca(OH)
2
溶液
NaOH溶液
同类题4
(8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用铁碳合金制作的校徽中单质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他们将几枚旧校徽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四组同学各取6.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人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编号
样品质量(克)
加入稀硫酸体积(毫升)
剩余固体质量(克)
1
6.0
20.0
3.2
2
6.0
30.0
1.8
3
6.0
40.0
0.4
4
6.0
50.0
0.4
(1)判断第3次加入的稀盐酸有无完全反应,并说出理由。___
(2)6.0克样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能产生氢气多少克?______
(3)同一枚校徽在生锈前后,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如何改变?_____
同类题5
在科学实验时,往往需要我们手眼并用,下面是科学教材中的几个实验,想一想手和眼睛应该怎样配合:
(1)在 “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当手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
A.灯泡的发光情况
B.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C.电压表的示数
D.电流表的示数
(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中,当用手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 (选填“物镜”或“目镜” )
(3)往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的时候,当眼睛观察到
现象时,手关掉活塞,说明这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