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仁义礼智不是外部给予,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领悟罢了。所以说,向内心追求就会得到它,不向内心追求就会失去它。
这段话对你有哪些启发?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经历、体验、感悟等。
要求:感情真挚;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7-05-15 09:51: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岳南在其“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南渡北归》(三部曲)之《南渡》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段往事:1926年初,梁启超因尿血症久治不愈,他不顾朋友们的反对,毅然住进北京协和医院,于3月16日做了肾脏切除手术。极其不幸的是,手术中却被误切掉了那个健全的“好肾”(右肾),虚弱的生命之泉只靠残留的一只“坏肾”(左肾)来维持供给。此时西医在中国立足未稳,大受质疑,而手术主要主持者乃是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协和医学院院长刘瑞恒。刘的副手则是纯粹的美国人,声名赫赫的外科医生。为了维护西医社会声誉,以便使这门科学在中国落地生根,对于这一事故,作为亲身的受害者,梁启超不但没有状告院方,相反在他的学生陈源、徐志摩等人通过媒介向协和医院进行口诛笔伐、兴师问罪之时,梁启超仍把西医看作是科学的代表,认为维护西医的形象就是维护科学,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他禁止徐志摩等人上诉法庭,不求任何赔偿,不要任何道歉,并艰难地支撑着病体亲自著文为协和医院开脱。1926年6月2日,《晨报副刊》发表了梁启超《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内中详述了自己此次手术的整个过程,同时肯定协和的医疗是有效的。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