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通过分析,____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2)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剩下两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向不溶物中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12-15 11:18: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兴趣小组用10g存放已久的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
(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开始时不产生氢气的原因为______;
(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同类题2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是在一定量AgNO
3
和Zn(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②是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③是在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④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同类题3
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 )
A.活性炭(C)
B.铁屑(Fe)
C.磁石(主要成分是Fe
3
O
3
)
D.胆矾(CuSO
4
.5H
2
0)
同类题4
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
(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________。
(3)小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________ 的可能性。
(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作?________
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同类题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导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