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黄铜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1)赤铜(Cu
2
O)是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一种原料。Cu
2
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22 g弹壳放在盛有1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121.8 g。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弹壳中铜的质量。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
4
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5-10-21 07:48: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探究金属的反应规律。
(探究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开始前,两瓶内的液面处于相同水平面,两个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与瓶内液面相平。试管内的镁带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相同;同时加入等质量和等浓度的稀盐酸。
(1)观察到甲装置中产生气泡速率比乙装置快,或
_____
现象时,都可以证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
2
的质量
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装置中产生的H
2
质量。
(探究二)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_______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可能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和硫酸亚铁
同类题2
小明为了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组装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1)仪器识别:a ________ ;b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能除去H
2
中混有少量HCl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4)装置E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反应后有________生成。
(5)实验前硬质试管中混合物的质量为5g,实验后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________ %。
同类题3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报告,请你在空白处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1)将锌片、铜片分别投入到盛有稀H
2
SO
4
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2)将铜片投入到盛有AgNO
3
溶液的试管中。
在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呈_____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结论:Zn、Cu、Ag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动顺序为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D.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同类题5
用Zn、CuO、稀H
2
SO
4
作原料制取Cu,有两种途径:①Zn
H
2
Cu ②CuO
CuSO
4
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D.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