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纯碱(Na
2
CO
3
)属于盐,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其pH>7,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1)“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要表示为:
① NH
3
+CO
2
+H
2
O==NH
4
HCO
3
② NH
4
HCO
3
+NaCl==NaHCO
3
↓+NH
4
Cl
③ 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
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第②步中加入的是磨细的食盐粉。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
_ __
____。
(3)将第②步所得滤液(NH
4
Cl与剩余NaCI的混合溶液)降温,NH
4
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你认为NH
4
Cl先结晶的原因可能是:___
__ __
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6-02-29 07:4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定温度下将a%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等温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A.10m克
B.20m克
C.30m克
D.
克
同类题2
溶解度曲线能使我们直观的了解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时,我们还能在曲线图中找到许多“共同点”,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氯化钠和碳酸锂在0℃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g;
(2)它们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都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很大”或“不大”);
(3)分别从它们的溶液中获得大量晶体,都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结晶。
同类题3
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
D.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同类题4
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的温度是
______
℃;
(2)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
(3)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__________
℃。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