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14年5月5日夏季就到来了,夏季蚊虫比较多,被蚊虫叮咬后,人们往往出现皮肤肿痛。这是因为蚊虫在皮肤内分泌出的酸性物质〔主要成分是甲酸(CH
2
O
2
)〕对人的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下面关于甲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甲酸中有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C.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2
D.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6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1-27 05:28: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将一定量燃烧过的土壤放入蒸馏水中制成土壤浸出液。然后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并收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结果在蒸发皿中留下了一些白色粉状残留物。这些物质可能是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砂粒
D.腐殖质
同类题2
C
2
H
6
是和CH
4
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一种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2
H
6
比CH
4
中的C原子个数多
B.根据C
2
H
6
和CH
4
可知,有机物中都不含氧元素
C.相同质量的C
2
H
6
和CH
4
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质量相同
D.两种气体点燃前都需要验纯
同类题3
“河豚虽然肉质鲜美,但不宜食用,经分析得知它含有剧毒物——河豚毒素(C
11
H
17
N
3
O
8
)。河豚毒素的晶体是无色棱状体,无臭无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受热不易分解,受到氯化钠等盐类的作用也几乎不分解。”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从物质的分类上看,河豚毒素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经过加热不能除去河豚毒素毒性的理由_____。
同类题4
X、Y、Z、M、Q为生活中的常见物质,Q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X为呼吸作用的产物,M为光合作用的产物,Z常温下为液体。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关系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M属于_________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Q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若Y属于盐类物质,则X→Y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举一例)。
同类题5
下列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的是( )
①合成纤维 ②塑料
③合成橡胶 ④残枝落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有机物
简单的有机物
有机物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