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某校“绿色”环保小组的同学用精密酸度计测得实验室的甲、乙、丙、丁四种废液的pH如下表。现请你和他们一起实验并回答:
废液酸碱度
甲
乙
丙
丁
pH
6.5
11.3
7.0
2.0
(1)各取溶液少许,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废液是
;
(2)实验老师告知:乙、丁分别是未用完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硝酸。为了防止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小聪将丁溶液逐滴滴入乙中,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小明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还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呢!”请问,该肥料属于__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6-12-19 09:13: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杭州乔司的甘蔗是杭州的土特产之一,若要使甘蔗丰收,则平时应该多施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钙肥
同类题2
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A.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
B.氨气比空气轻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
D.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同类题3
下列物质中,能作复合肥的是()
A.KNO
3
B.CO(NH
2
)
2
C.K
2
CO
3
D.Ca(H
2
PO
4
)
2
同类题4
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的是()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同类题5
将质量为44.4克含有少量NaCl的纯碱晶体(Na
2
CO
3
•nH
2
O)样品,平均分成A、B、C三份,进行如图实验(Na
2
CO
3
受热不分解).
(1)将A样品与BaCl
2
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2)A样品中与BaCl
2
溶液反应的Na
2
CO
3
的质量是
克。
(3)B样品中含有结晶水的质量是
克。
(4)化学式Na
2
CO
3
•nH
2
O中n是多少?
(5)对C样品的操作结束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01%)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