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2.6
15.3
20.0
25.0
38.2
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g,需要水
g,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7-02-24 06:19: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只有甲的溶液
B.只有丙的溶液
C.甲、乙的溶液
D.甲、乙、丙的溶液
同类题2
如图装置试管中加入硝酸铵固体片刻后,U型管左侧液面将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加入_______固体,现象则相反。
同类题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C.将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
D.在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或蒸发溶液中的水分,都能把8%的硝酸钾溶液变成15%的硝酸钾溶液
同类题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
C.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D.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同类题5
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关系:甲大于乙
B.20℃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0克
C.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D.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