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有一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热得汗流浃背,便决定送牛奶给他喝。于是,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
B.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C.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
D.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08 03:42: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下列不是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热量
B.城市以水泥、砂石为主,它们的比热较小
C.城市水面小,水蒸发吸热少
D.由于人口密集,城市上空紫外线强于郊区上空
同类题2
吹电扇能够使人凉快,这是因为()
A.电扇吹来的是冷风
B.电扇把身上的热气吹走了
C.吹电扇能加快人身上汗液的蒸发
D.吹电扇能使人的体温降低
同类题3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①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
②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③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
(2)由“海洋水—海洋上空的大气水—陆地上空的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形成的水循环,我们经常把它称为______循环。
同类题4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的“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如图所示。则下列对其屋顶设计的解释
不正确
的是( )
A.屋顶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能减弱降雨时雨滴声造成的噪音
B.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室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C.屋顶上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特殊膜,确保场馆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
D.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从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
同类题5
宋代诗人陆游有句诗写道“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的是城市温度高于农村。这个现象在今天被称为“热岛效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两点原因是:
(1)建筑、道路中的砂石
,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
(2)城市水面小,水的
吸热少。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物态变化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