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科同学对实验室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猜想与假设)①部分变质,固体是 NaOH 和 Na2CO3 的混合物;②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Na2CO3 溶液与 FeC13 溶液会发生反应,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等现象出现;②NaCl 溶液和 BaCl2 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2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3
▲   于另一试管中,再加入少量 FeCl3溶液
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1)(解释与结论)
①请将步骤 3 实验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_;
②步骤 2 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③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 NaOH 和 Na2CO3 的混合物。
(2)(交流与评价)小科同学把步骤 3 中的 FeCl3 溶液改为无色酚酞试液,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也可以确定该固体是 NaOH 和 Na2CO3 的混合物。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06-26 08:40: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1)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________ 、关闭弹簧夹________ ,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 .
(3)关闭K1 ,打开K2 , 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 ,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丁装置中溶液
丙装置中溶液
pH
6.50
5.60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________ .
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 (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________ .
(结论与反思)
(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________ (写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