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往FeCl3和CuCl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Cl
3
+Fe=3FeCl
2
,CuCl
2
+Fe=FeCl
2
+Cu,下图为反应后混合液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的关系曲线,N、M、P、Q是曲线上的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b=2a,则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增加量与减小量之比为8:7
B.若b=2a,则原混合液中FeCl
3
和CuCl
2
的质量分数之比为65:27
C.与M、P、Q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种类分别是3、2、1种
D.N→P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P→Q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3 10:38: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同学设计了探究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仅用组内试剂,无法完成的是
A.Fe、Cu、Ag、稀硫酸
B.Cu、FeSO
4
溶液、AgNO
3
溶液
C.Fe、Ag、CuSO
4
溶液
D.Fe、Cu、稀硫酸、AgNO
3
溶液
同类题2
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
(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________。
(3)小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________ 的可能性。
(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作?________
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同类题3
少量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到CuSO
4
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再取大小形状相同的x、z各3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
2
SO
4
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由此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
A.X>Y>Z
B.Y>Z>X
C.X>Z>Y
D.Z>X>Y
同类题4
“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 (NO
3
)
2
和Fe(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
(2)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H
2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______ 。
同类题5
根据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乙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大于甲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说明金属活动性:镁>铁
B.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只说明通常状况下CO2不能燃烧
C.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空气中的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助燃剂)
D.向盛有NaOH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