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19 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已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 100 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
(2)2018 年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已陆续在全市 144 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小微空气自动监测站, 实时接收监测数据。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颗粒物;③氮气;④臭氧;⑤一氧化碳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7-24 06:37: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
浓度限值(mg·m-3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0.15
0.50
0.70
 
从课本上了解到酸雨的危害和成因后,同学们想到:
提出问题:某火力发电厂周围的空气中SO2含量应属于几级标准?
他们决定去实地测试。出发前,他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查阅资料;①火力发电厂通常用含硫煤为原料发电。
②SO2能被碘单质(I2)氧化:SO2+I2+2H2OH2SO4+2HI。
③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碘水反应。
设计实验:
①在5mL一定质量分数的碘水中滴入2,3滴淀粉溶液,得到________色的溶液A(淀粉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指示剂);
②将A溶液抽入一支500mL注射器中;
③抽取待测气体,用胶塞堵住针孔充分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口朝上小心排出余气(不要把溶液排出)。反复抽气振荡,当溶液变为无色时停止。
实地测试:来到发电厂附近,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按上述方法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并同时完成实验。记录抽气次数,准确换算成每立方米空气中气含SO2的质量。实验数据填入了下表(每次抽气体积为450mL);
分组
甲组
乙组
抽气次数/次
80
120
SO2含量/mg·m-3
0.53
0.46
 
交流与讨论:同学们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和测试数据后发现,_____________(选填“甲组”或“乙组”)的实验结果误差较大,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
探究结论:同学们根据自认为较准确的数据判断,该火力发电厂周围空气中SO2
含量属于_________级标准。
反思与评价:老师在了解同学们的整个探究过程后认为:得出的结论的可信度不高。于是同学们讨论分析后,对自己的实地测试方案作出了以下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