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俄罗斯使人普希金《为了祖国遥远的海岸》一诗的片段: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你离去了这异邦的土地;在那悲哀难忘的一刻,我对着你久久地哭泣。我伸出了冰冷的双手枉然想要把你留住,我呻吟着,恳求不要打断这可怕的别离的痛苦。……,你要我去到另一个地方,从这幽暗的流放里脱身。
近期,微博上关于“建议改进校服美感,倡议‘一校一款’”的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2.1万人次参与了讨论。“现在的校服各校都是一个样儿,穿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学校的。”“‘一校一款’,重点校学生爱穿,普通校的未必乐意。”“可以改为有点汉服元素的。”……对此,某知名媒体人感慨:“中国社会到了要更精细地关注孩子们、关注他们美的感受的时候了。”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往往易得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有人在中心迷失,最终被边缘化;也有人在边缘地带不沉沦,最终成为新的中心。
有一年冬天,我到乡村写生,在田埂上遇到一位老农正准备下田,我就问:“请教您,想要丰收,第一件该做的是什么事?”
“深耕。”老农回答。
“深耕?”
“对,深耕!就是早早下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这样土壤就会变得松软而均匀,更由于泥土被翻过来,接受了太阳的曝晒,才能减少病虫害。”老农叹口气,“可有些人直到要插秧,才匆匆下田,浅浅犁土,然后猛施化肥。时间久了,土壤和化肥结成硬块,整个田地都被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