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根据要求作文。
“善良”,《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和善,心地好”。网络上对该词则另有解释:(1)懦弱,愚昧;(2)以无须出力为条件而对别人怀有良好的愿望。
人们对“善良”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9-05-09 01:43: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到南充后,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生,老人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挤,遭到拒绝。老人女儿挽扶着母亲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大约5分钟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这时,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生委屈的回答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感觉委屈的女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遭遇。
此事经华西都市报报道后,不少网友投票并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两万多个网友中,有不到500名网友觉得女生拒绝和老人挤着座有点不近人情。
更多的网友说座位主人没做错;动车不是公交,公交你买了票未必有座,动车坐票可是要花坐票的钱买的啊,花钱买了坐票,让不让是自己的权利,不让无可指责;老人女儿有点道德绑架。
对材料中的这种现象和对这种现象的质疑,你有什么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聚集成群的“圈子”人际交往关系在中国社会由来已久,“朋友圈”就是通过各种渠道认识的朋友形成的一个社交圈。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朋友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朋友对于人的成长与心灵的慰藉很重要。但是朋友关系可以建立,也可以破裂。因此一个人结交的朋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个人的知识积累、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停地变化,朋友观也往往处于不停的变化和调整中。
请以“我看朋友圈”或“我的朋友圈”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月1日晚,湘潭大学一位女生在校园内遭到成群的流浪狗撕咬。视频显示,一群流浪狗突然朝一名女生扑来,女生疯狂逃跑。校方通报称,还有一女生被咬伤。据悉,该校保安去年曾打狗,遭学校动保协会声讨后停止行动。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同类题4
以《沃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一篇故事。要求:本文既可以写真人真事,也可以虚构。人物刻画要具体生动,个性鲜明,尤其要注重人物对话的描写。主题积极向上,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东家长,西家短”,“家人”,“家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给人的感觉是多么温暖,可有时家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么复杂。身为家庭成员的你,对家一定有一番特殊的感受吧,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还记得妈妈的那双茧手吗?还记得父亲的背影吗?还记得……
班级是家,集体是家,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是我们的家,在这里一定会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让你动情,让你思索。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相关知识点
写作
道德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