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情景)小科做稀盐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稀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但随着滴入稀盐酸的量增加,才会产生气泡;将Na2CO3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立即有气泡产生。
(问题)为什么稀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开始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复分解反应分析,稀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先生成 NaHCO3和____。为验证是否有 NaHCO3生成,进行如下的实验:
(实验)
(1)取一定量的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刚好有气泡产生就停止滴入。
(2)将步骤(1)中所得溶液在低温下蒸发至固体M完全析出。
(3)用如图装置加热固体M。

(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3)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有液滴且A试液变浑浊,证实稀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先生成 NaHCO3
(反思与交流)
①图中A试液的名称是___。
②实验结束后,若小科熄灭酒精灯前没有把导管移出液面,则会引起___。
③根据实验结论分析,稀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VCO2)与滴加稀盐酸体积(VHCl)关系符合的图像是____(填字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0-01 09:44: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用科学方法认识和改造物质,只有正确认识了物质,才能合理改造和应用物质.请你运用归纳/演绎、实验、比较/对比等科学方法认识氯化钠.
(1)用归纳演绎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已知下列反应:HCl+AgNO3=AgCl↓+HNO3  MgCl2+2AgNO3=2AgCl↓+Mg(NO32
①上述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运用(填“归纳”或“演绎”)________  法得到这组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________ .
②由①中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运用的是(填“归纳”或“演绎”)________  法.
(2)用实验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①要验证(1)②中“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推断,需要进行实验,实验方法是 ________ ,
②有实验法认识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  .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3)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通过比较/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相同点有(选字母编号,下同)________ ,不同点有 ________ .
A.易溶物质B.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方向C.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D.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E.23℃时的溶解度F.40℃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
(4)用两种重要的实验法﹣﹣“蒸馏法和结晶法”改造物质从古希腊炼金士到今天的化学工作者,都用了两种重要的实验法﹣﹣蒸馏法和结晶法.证明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可采用蒸馏法和结晶法中的________  ,在生活生产中通过蒸馏法获得物质的一个事例是________  ,通过结晶法获得物质的一个事例是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