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李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化合物根据导电性的不同,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大类。其中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于是他以食盐、硝酸钾、蔗糖、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为材料,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物质

导电性

状态

食盐NaCl
硝酸钾KNO3
蔗糖C12H22O18
氢氧化钠NaOH
硫酸铜CuSO4
固态
×
×
×
×
×
熔化状态


×


水溶液


×


 
用“√”表示能导电,有“×”表示不能导电。

(1)由此实验可知,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
(2)老师告诉小李同学,用上述装置实验,电解质溶液在导电的同时,在电极a、电极b上都会有新的物质生成。据此判断,这是一种将电能转变为___能的装置。电极a、b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
(3)查阅资料得知,电解质能导电,是由于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阴、阳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如氯化钠在水溶液里会产生能自由移动的Na+和Cl,当闭合开关后,___离子会由b向a方向移动。
(4)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一定量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越多,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好。据此判断,当闭合开关后,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持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灯泡的亮度会如何变化?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10-21 01:1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1)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________ 、关闭弹簧夹________ ,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 .
(3)关闭K1 ,打开K2 , 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 ,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丁装置中溶液
丙装置中溶液
pH
6.50
5.60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________ .
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 (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________ .
(结论与反思)
(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________ (写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