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猜想三:________。
(实验验证)
⑴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_______。
⑵验证猜想二、三:进一步实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0-30 01:24: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铜不会跟稀硫酸反应,锌会跟稀硫酸反应)。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同类题2
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过量铁粉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uSO
4
═Fe
2
(SO
4
)
3
+3Cu
B.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SO
4
2-
C.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只有Cu
2+
D.反应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同类题3
在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反应完毕后,铁粉还有剩余,冷却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一定含有( )
A.CuSO
4
、
FeSO
4
B.CuSO
4
、
Fe
2
(SO
4
)
3
C.H
2
SO
4
D.FeSO
4
同类题4
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
1
:m
2
=3:7
B.m
1
-△M
1
<m
2
-△M
2
C.m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人铁的质量为m
1
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同类题5
现有铜与金属镁、铁、锌中的一种组成的混合物,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0%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图。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是
_______
g。
(2)该合金是铜与哪种金属组成的?
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