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蕴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向往乐天知命的生活;《逍遥游》中庄子安时处顺,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人生境界;《滕王阁序》中王勃发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呐喊;孔子一直保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持……这些都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有人说,低欲求的减法生活,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幸福;也有人说,人生就应该有欲求、有追求,应该过加法的人生。
抗战时期校歌:世界风云万变,国家情势颠危。焚膏继晷兮努力,破浪乘风兮有时。愿我同学,劬勤自励,为澄海向导者,为中华好男儿。
解放战争时期校歌:礼义廉耻,师生景崇,修齐治平,一道共宗。聚英才兮乐育,促世界兮大同,如日月经天,永垂教育于无穷。
现在的校歌(八十年代至今):红色澄中,敲响了阵阵勤学校钟,进此大门,毋辜负他的历史光荣。中华正在崛起,我们致远任重。德智体美样样发展,文科理科都不放松,我们要扫千年污垢,树一代新风,准备着为国家创大业,为人民立新功。
①198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设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表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②2000年,国务院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③2003年,中央电视台打造品牌栏目《感动中国》,选取并表彰年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
④2019年,国家首次颁发“共和国勋章”,勋章授予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功勋卓著的杰出人士。
1月,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一次演讲中的言论“时代扔掉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风靡网络。
近日,80后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三年套现15亿的传奇,及其引发的金句“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你呆在原地或者缓慢前进,都是一种退步”,更刷爆朋友圈。
有人斥责此类言论是在“贩卖焦虑”,但类似的“焦虑”似乎已成为当下社会的常态。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