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自古以来“英雄”就是诗文中被歌咏的对象。
杜甫《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董必武《邯郸烈士塔》诗:“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8年4月27日通过,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有人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有人说: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还有人说:并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知耻是做人的基础,是重要的道德准则。“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知耻文化对引领社会风气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不理解什么是知耻,为什么要知耻,缺乏知耻之心。高铁“霸座男”“霸座女”层出不穷;某明星不配合机场安检却煽动网络暴力报复执法者;日常生活中乱扔垃圾、考试作弊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以耻为荣”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发展,甚至以“自我”为中心;但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作为当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海伦·凯勒是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里,对那些拥有视力而不加珍惜的人深表惋惜。不得不说,“珍惜拥有”,是一种人生觉悟。
有人说:“人生只有一种确凿无疑的幸福——为别人而生活。”
有人说:“人要为自己活着,自己幸福了才能带动身边的人幸福,而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