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赵州石桥建于隋代,至今仍巍然挺立,气势雄浑。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含桥梁与隧道),2018年10月正式建成通车。这体现了我们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这座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有一座“鹊桥”,相传农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喜鹊群集银河,相衔成桥,以渡织女,使分隔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能够相会。一代代文人将这个美丽的传说采撷入诗,鹊桥便成了表现美好爱情的诗歌意象。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友好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桥梁,也是中国与各国之间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交流的和平友谊桥梁。

从历史到现代,从传说到现实,从实用到象征,“桥”的内涵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以上各材料的内容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选好角度,主旨明晰,文体不限但必须明确,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20-01-10 11:19: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某重点高中2018年有一个高三班学生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 985的高校。全班62个人,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的、经商的,最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民、打工家庭的只有那么一两个。

材料二:某中学语文老师和同事在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时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材料三:有网友说:“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我亲戚家的孩子才五岁,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六位数了,学了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如今小升初考试比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和英语。这两门就得家长去砸钱上培训班。

家境贫寒、正在读高二的李华同学搜集到上面三则材料,由此得出“寒门不能出贵子”的结论,并产生了退学的想法。假如你是李华的同学,请针对他的观点写一篇文章,有理有据地反驳他的观点,并使他打消退学的念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