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一位82岁的老母亲,儿子是某名校研究生,48岁了还不肯工作,母亲不仅要用微薄的生活费养活儿子,还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材料二:先天无臂的29岁农村男孩陈兹方,用脚照顾生病的母亲,开网店销售农产品,成为脱贫“网红”。
刚刚过去的七天,完全可以载入史册:先是天安门前空前浩荡的军队与罕见现身的武器装备,震慑了世界、鼓舞了人心;接着在另一个“阅兵场”,即各大电影院线,总共三部超正、超优质的国产献礼大片也胜利通过了人们的检阅——它们各领风骚,合力攫取了50多亿票房,亦是前所未见。它们分别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各大媒体庆祝文章纷纷刊登之时,《人民日报》接连刊发署名“宣言”的三篇政论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
奋斗是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有些抽象,但答案却非常具体,奋斗是农民在土地上滴下的每一滴汗水,奋斗是工人在车床上造出的每一颗螺钉,奋斗是我们在上班路上迎来的每一轮朝阳,奋斗也是我们曾经倾注心血的每一个日子。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用奋斗换来了今天的一切,在一穷二白中奋斗,中国站了起来;在百废待兴中奋斗,中国富了起来;在困难和挑战中奋斗,中国强大了起来,此时此刻,我们正站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民族复兴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世界风云际会的变局之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什么是祖国?一位俄罗斯作家说:“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70周年华诞。面对日新月异的祖国,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你有着怎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
2018年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因邀请几个抹厚粉、涂口红、画眉、画眼线的男艺人做开讲嘉宾引发广泛热议。有人担心这类偶像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有人认为这类偶像的被追捧反映出国民审美存在问题,有人则认为不必大惊小怪,应对此有包容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