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废液中含有ZnCl
2
、FeCl
2
和CuCl
2
。要全部回收金属铜,某同学先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 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_。
(2)要得到纯净的金属铜,这位同学需要继续完成的实验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11-18 03:2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钾溶液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钡
等质量CaCO
3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A.A
B.B
C.C
D.D
同类题2
运用酸、碱、盐的性质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
(1)工业上常选用________来除去铁锈。(写一种具体物质)
(2)某工厂向含有AgNO
3
、Cu(NO
3
)
2
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Zn)以回收金属,充分反应后,得到的金属组成可能由哪几种情况?________。
同类题3
(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得知:尽管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铝与其周围的介质(空气、水)隔绝,但“奇怪”的是铝制容器仍不能用来盛放和腌制咸菜。为此该小组对铝的氧化膜进行了探究实验,其过程如下,请完成填空:
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铝片表面接触火焰的部分变暗片刻后变软;轻轻摇动,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在空气中灼烧铝片会生成
(填化学式);
实验2:取2条未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A片浸入CuCl
2
稀溶液中,其表面很快析出较多红色粉末状固体;而另B片浸入CuSO
4
稀溶液中无明显反应现象。
进行猜测与猜测:
离子可能会对铝表面的氧化膜产生破坏作用。
实验3:另取用砂纸打磨的一片铝片使其表面较粗糙,将其放入另一CuSO
4
稀溶液中,直到2-3分钟后,铝片表面才有少量红色固体附着。
该反应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实验4:向实验2的CuSO
4
稀溶液中滴入3-5滴NaCl稀溶液,铝片表面逐渐有红色固体析出。称量实验反应前后的B片铝片(取出并擦干净),金属片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l-27 Cu-64)
实验5:向实验2的CuSO
4
稀溶液中滴3-5滴Na
2
SO
4
稀溶液,铝片表面现象一直不明显。
根据实验2、3、4、5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同类题4
如图,在细玻璃管两端固定铁圈和银圈,用细线在玻璃管中点悬挂起来,使之恰好水平平衡,然后小心地把装置浸入盛有适量硫酸铜溶液的大烧杯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什么现象?并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
同类题5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 2Cu+2H
2
SO
4
+O
2
2CuSO
4
+2H
2
O A~E 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_____(填字母序号)。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