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碳酸氢钠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可使面包、蛋糕等口感松软。其原因是碳酸氢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2:20: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
x
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
y
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选项
固体
溶液
y
轴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水的质量
B
铁粉和铜粉
硫酸铜溶液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C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稀盐酸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稀盐酸
二氧化碳的体积
A.A
B.B
C.C
D.D
同类题2
如图所示,在6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资料:KCl溶液、CaCl
2
溶液均显中性)
(1)作为对照实验的是试管_____(选填0~6编号);
(2)试管②、⑤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
(3)将试管⑤倒入试管④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_____(填字母序号);
A 红色 B 紫色 C 蓝色
(4)实验后将试管①、②、⑥中的废液倒入大烧杯中,最终只得到红色溶液,则大烧杯的废液中的溶质除了石蕊外,还含有_____。
同类题3
在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10.0
g
后,再加入68.9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总质量(
m
)与反应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总质量为165.0
g
.反应的方程式为:
NaHCO
3
+
HCl
═
NaCl
+
H
2
O
+
CO
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
g
(2)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同类题4
某同学要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方案一)如图一所示,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g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①分析图三可知t
3
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_____。
②天平示数m的范围是_____。
(方案二)用下图装置实验也可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
A.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B.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肯定是CO
2
C.共生成了80mLCO
2
D.反应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不变
同类题5
选择H、O、S、K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______
(2)常做化肥的一种盐______
(3)常见的碱______.
(4)造成大气污染的氧化物_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