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温度(℃)
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8
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_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稀盐酸的密度取l.0克/毫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12-15 06:37: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含有H
2
SO
4
和CuSO
4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m
1
)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
2
)的关系是
A.
B.
C.
D.
同类题2
向盛有HCl和CuCl
2
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质量变化趋势的是()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
同类题3
下列实例中,利用酸碱反应原理的是( )
A.工业上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制烧碱
B.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C.蚊虫叮咬处的蚁酸可涂抹氨水消除
D.用稀盐酸洗净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膜
同类题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同类题5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向20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渐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像如图。
(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
2
O,请结合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
(3)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