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写湘君苦苦寻觅湘夫人不得,感慨时光易逝,自己姑且从容逍遥于天地之外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一诗中,歌颂诸葛亮北伐未果,鞠躬尽瘁,让英雄潸然泪下的句子是: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描写李白陶醉在天姥山迷人的景色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20-01-10 11:2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惊破《霓裳羽衣曲》。
(2)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5)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9)《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宫女们清晨梳妆打扮时头发如同乌云一般纷纷扰扰。
(10)《孔子语录》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二者缺一都会陷入迷茫和疑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分别从游子、思妇角度写相思之情的两个问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山居秋暝》中把自然的纯净和人的淳朴巧妙结合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写仙人从天而降,驾风自由而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中李白以夸张和比喻手法极言人生易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燕歌行》中以战士和将军进行对比,表达对将军贪图享乐的批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客至》中杜甫因家贫无法好好招待朋友,心怀歉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善于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他在《劝学》中用“假舆马”“假舟楫”等有力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从师风尚难以恢复。
(3)_____,_____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常为后世文人追随认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写法。
(2) 《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借用典故表现将士忠君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荀子在《劝学》 中认为,“________”也不足十步远,“________
”
的“不舍之功”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蜀道难》诗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直接描述杜甫一生失意流离,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兴八首》虚实结合既写景物也寓时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
(5)《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珠”“玉”典故创设出一种对理想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景,表达了悲哀之情。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名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