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金黄的稻束》,回答问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
在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有讴歌母亲的辛勤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一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小题2】“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21 05:5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普通人

李娟

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

当时他赶着羊群路过我家商店,进来看了看,赊走了八十块钱的商品,在我家的账本上签了一个名字(几个不认识的阿拉伯字母)。后来我们一有空就翻开账本的那一页反复研究,不知这笔钱该找谁要去。

在游牧地区放债比较困难,大家都赶着羊群不停地到处跑,今天在这里扎下毡房子住几天,明天又在那里停一宿。从南至北,绵绵千里逐水草而居,再加之语言不精通,环境不甚熟悉……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

幸好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我们给人赊账,看起来风险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的。

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群瘦弱,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又急需生活用品,不欠债实在无法过日子。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债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等结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他们这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

可是,那个老账本上所有人的名字都划去了,唯独这个人的名字还稳稳当当地在那页纸上停留了好几年。

我们急了,开始想法子打听这个家伙的下落。

冬日里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个顾客,一看他沉重扎实的缎面皮帽子就知道是牧人。我们正好想起那件事,就拿出账本请他辨认一下是否认识那个人——用我妈的原话说,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

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

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并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

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

他抱歉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啦!”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因为那字迹的确是他的。但字迹这个东西嘛,终究还是他自己说了算,我们又不知道他平时怎么写字的。反正他就是没赖账。

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二十元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看来他真的很穷。

——选自《读者》2014年第5期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牧民居无定所,放债比较困难,但我们还是敢给人赊账,主要是因为牧民都老实巴交,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
B.第五自然段写牧民一定要亲眼看见我们用笔划去名字,才放心离去,主要是因为他们非常诚实,信守承诺,极其看重信誉。
C.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主要为了引出下文。其中用“好几年”写时间长,又为下文写“这个人”彻底忘了赊账的事埋下伏笔。
D.“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这三句话生动地表现了“我妈”从吃惊到将信将疑,再到鄙视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2】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
本文中第一段也写到他的模样和名字我们都忘记了,请问:这两处“不知道姓名”的设计,各有什么用意?
【小题3】“一个普通的人”却并不“普通”,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角 神
中国古典方形木构建筑檐下四角,或室内神佛造像的台座腰部,往往设置力士、神兽负重的形象,谓之“角神”或“扛坐神”。角神姿态多作奋力托举状,有双臂并举者,有以肩扛顶者,仿佛千钧之重集于一身。它既有支撑屋宇或台座结构的作用,又是传统建筑中少见的具象写实构件之一,兼具功能性与审美性,殊有意趣。
角神表现千钧之力聚集于四隅的设计手法,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以四柱支起屋顶的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正所谓“四隅之阿,四柱复屋”。同时,角神的产生又与中国古典神话不无关系。《全后汉文》言:“四岳阿鲧,绩用不成。”“岳阿”即四极之山,战国铜镜多有四山的形象,可能描绘了四山对天盖的支撑。又如临淄齐墓出土漆盘与长沙楚墓出土帛书图形的四角都绘有四颗树,当代表古代神话中的神树。对角隅支撑物的特别关注,是促成建筑“角神”出现的重要因素。
较早的角神实例见于洛阳金村东周天子陵出土的器物中,将器脚设计为神人、神兽托举造型。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一件钱瓦当上描绘了当时屋宇的简化图形,屋檐下有一托举屋盖的人形,双臂上举,可谓建筑角神的直接实例。由此可知,作为承重功能的艺术化表达,神兽或力士形象的角神已出现在战国建筑之上。另外,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彼时人尚席居,室中铺筵席以坐,为避免滑动,席的四角往往以重物压住,今谓之“席镇”。
汉代建筑不但角部铺作设置角神,柱上或柱脚亦设有托举状的神人、神兽形象。汉末三国时期,建筑角隅设置神兽的做法可见于南京上坊、安徽当涂两处东吴大墓。南北朝时期表现“托举”功能的力士、神兽造型也有若干实例留存至今。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石棺床床脚部雕刻有力士形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件北朝石椁则以浮雕形式表现了屋形石椁四角侍立的武士,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却表现了建筑空间功能上的镇守意义,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
隋唐时期,角神逐渐定型为力士形象,其实例首推陕西唐乾陵“述圣纪碑”上所存石雕角神。宋辽以降,木构建筑角神存留的实例逐渐增多。宋金以降’角神仍流行于山陕一带的庙宇建筑中,并且出现了一些造型奇特的作品。有以角神骑坐于昂上者,形象多为裸身力士,宋青莲寺正殿与藏经阁即属此类。青莲寺角神已为泥塑,头顶与角梁接触面积减小,淡化承重受力之感。明清时期的神像台座或陵墓棺床,形制以束莲居多,扛坐神的使用已不普遍。然而在古风犹存的晋东南一带,仍继续存在着优秀的扛坐神作品。
(选自《力擎桁梧辨角神》,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角神的位置是在古代建筑的屋檐下四角、室内神佛造像的台座腰部,形象是力士、神兽等,具有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特征。
B.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是用四根柱子支起屋顶,这个特点体现在角神设计上就是角神聚集于建筑屋檐下的四角。
C.汉代人比较崇尚的是铺席而坐,他们为了避免席的滑动,就会在四角压以重物,角神的形成就起源于这种席镇。
D.明清时期,角神虽然已不多见,但也并没有绝迹,比如在晋东南地区,人们在建筑或神佛造像中仍然使用角神的形象。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角神是建筑或造像中承重功能的艺术表达,作用是支撑屋字或台座,姿态多是托举状态,有用双臂的,也有肩膀扛顶的。
B.古代建筑上角神与古代人认为天的四角有山或树的支撑关系密切,他们对角隅支撑物的关注促成了建筑物中角神的出现。
C.战国时我国已.经出现了角神,其直接证据就是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一件瓦当,图像中有屋檐下托举屋盖的双臂上举的人形。
D.现存国家博物馆中的一件北朝石椁上的浮雕武士因为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就没有了角神的作用,但还具有镇守的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认为比较早的角神实例不是在建筑上的,而是在出土于洛阳的东周天子陵的器物上,其器脚有神人、神兽托举器物的设计。
B.角神的位置、造型和功能因朝代不同而不同,如汉代建筑,不但角部铺作设置角神,柱上或柱脚也有托举状的神人、神兽。
C.陕西唐乾陵“述圣纪碑”上所存石雕角神能够证明隋唐时期角神的形象特征,宋金以来山陕一带的角神出现一些造型奇特的作品
D.文章以角神发展为线索,按照朝代先后解说角神的起源、变化等,并用现存建筑、造像和文字记载、出土文物等佐证观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天眼”FAST的成果“首秀”,又一次让中国科学界站到全世界面前。2017年10月10日,FAST团队携脉冲星发现的成果一亮相,就引来国内外注目,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的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评价:这是国际天文学界目前最令人激动的事件之一。
由FAST捕获的首批脉冲信号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信号分别来自1.6万光年外和4100光年外,它们让中国实现了一个“零的突破”: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天文设备第一次发现脉冲星。而在此之前的50年里,人类已经观测到2700多颗各种类型的脉冲星。所谓脉冲星,是死亡恒星的一种,属于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这种脉冲信号,就好比转动的灯塔发出忽明忽暗的光,以至于脉冲星最初被发现时,一度被误以为是外星人寻找宇宙知音的信号。
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药说,目前已经发现的脉冲星大多在银河系。而FAST可以在距离200万光年的空间有所探索。例如此次,FAST通过“漂移扫描”,对中性氢、脉冲星、银河系结构和分子谱线等多科学目标进行同时扫描的巡天观测,是世界上其他望远镜从未实现过的。
“系统的科学产出已经开始!”李菂说,FAST正在开启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
(摘编自《中国天眼FAST“首秀”前后》,《中国青年报》2017年10月16日)
材料二:
调试两年来,FAST的“牛刀小试”让外界惊艳。它首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是至今人类发现的射电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之一,美国阿雷西博等国际大型射电望远镜曾多次搜索,却始终难觅其踪。如果FAST能捕获河外星系脉冲星,将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此,FAST工程的技术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最早可能在明年进行探测。
未来,FAST将覆盖当今射电天文的主流热点方向和科学目标: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观测脉冲星、探测星际分子,甚至还可以搜寻地球外生命……随着FAST的正式投用,各国科学家将相继共享使用,除了可能给中国天文学带来一个“黄金时代”外,也有望诞生一些重要的原创科学成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总工程师姜鹏介绍,FAST预期将发现双倍于人类已知数量的脉冲星,尤其是特殊品种的脉冲星,极有可能在广义相对论和引力波探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当然,这一切,取决于FAST能否把性能调到最好,以及是否拥有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现在19个波速接收的数据为38G/秒,每年要接收96P,经过处理,大概要达到10P—15P。这么大的数据量,不及时计算就是数据垃圾。所以,技术攻关显得非常迫切。
(摘编自《“中国天眼”冲击新目标,亟须技术攻关》,《科技日报》2018年9月26日)
材料三:
去年10月国家天文台对外公布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探测到数十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近一年过去,如今FAST已经探测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已经有44颗得到认证。此外,今年FAST还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获得了国际认证。这是FAST继发现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
截至目前,调试工作已取得了一些非常可喜的进展。望远镜的系统噪声已经控制在20K左右的水平,同时静态扫描模式下的效率已经达到50%以上,望远镜的灵敏水平已经达到了1800平方米每K的水平,静态扫描工作模式已经达到了望远镜的验收指标。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提高跟踪过程的控制精度,把跟踪过程的灵敏度也实现同样或相近的水平。对于观测范围可达已知宇宙边缘的“天眼”来说,发现脉冲星只是使命之一。未来,它还将在中性氢观测、谱线观测、寻找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等方面进行探索发现。
(摘编自《“中国天眼”FAST两岁了!》,新华网2018年9月26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之前已有2700多颗各种类型的脉冲星得到国际认证,但是利用FAST发现脉冲星对我们而言尚属首次,中国终于实现了划时代“零的突破”。
B.脉冲星是一种死亡恒星,可以高速自转,它在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的同时也会发出忽明忽暗的光,曾被误认为是外星人在寻找宇宙知音的信息。
C.与美国阿雷西博等国际大型射电望远镜相比,FAST的观测范围更广,这也是它能够成功地发现射电流量非常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的根本原因。
D.能否把FAST性能调试到最好,是否拥有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是决定FAST能否在当今射电天文研究领域冲击新目标、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因素。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FAST正开启的“激越时代”,是通过借助“漂移扫描”对中性氢、脉冲星、银河系结构和分子谱线等多个科学目标进行巡天观测的尖端技术实现的。
B.为了捕获河外星系脉冲星,FAST工程技术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并预计最早可能于2019年进行探测,一旦成功便在国际上具有了开创性意义。
C.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搜寻地球以外的生命,甚至在广义相对论和引力波探测方面取得突破,这些目标是世界各国科学家们共同的理想追求。
D.近一年的时间,FAST捕获的脉冲星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突破,在技术攻关方面也有很大进步,但从长远来看这两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中国青年报》与后两者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在中国,“和谐”一词之两字为同义。“和,谐也。”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内的行为方式。中国的琴道讲究中正平和,中国的茶艺推崇和静怡真,中国的建筑代表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的医学要求五脏调和、七情调和、气血调和,就连进行博弈对决的中国围棋都在寻求中和平衡之道,而追逐营利制胜的中国商业也信奉着和气生财。
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帝命其乐官典乐要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古人已发现五声、六律六吕、八种乐器的有序配合能产生和谐的音律。古人还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并把万物的差异与互补之平衡解释为和。如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事物内部对立的阴阳两气经过斗争达到和谐。这就同样与赫拉克利特论述的“和谐”不谋而合。
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的人文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各家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
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理想。《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在道家那里,《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
和谐,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就是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儒家讲“致中和”,这个“中”字,就表达了一种不扩张、不过分的原则。
季羡林说,“和谐”的概念不简单,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他认为,今天提倡“和谐”这个概念,有助于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不要斗争。
(摘编自震江《和谐:古哲先贤的社会理想》)
【小题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所论“和谐”内涵的一项是(   )
A.孔子在抨击“苛政猛于虎”的同时,极力主张养民惠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B.佛家主张“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在宇宙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神。
C.民间流传的俗谚:“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D.在创造文字时,我们的祖先认识到战争的危害,《说文解字》的“止戈为武”,即从和平的角度创造“武”字。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和谐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人各个领域内的行为方式,比如琴道、茶艺、医学等。
B.儒、释、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C.道家的“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这与赫拉克利特论述的“和谐”不谋而合。
D.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主张国与国的和谐共处,人与人的和谐,即季羡林先生所概括的“人人合一”。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理想,因为在“大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会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
B.“和谐”思想博大精深,追求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个人自身的和谐,对全世界人民的日常行为方式影响都很深。
C.“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D.坚持“和谐”的理念,有助于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必定能避免相互斗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且已怀孕了八个月。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了商店。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

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文字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篇小说选材精巧恰当,篇幅紧凑短小,结构严谨,主题突出,为我们讲述了一对夫妻和一位假期打工女生短暂相遇的故事。
B.本篇小说情节简单,但是主题非常鲜明,通过对生活的真实刻画,在娓娓道来中引起读者共鸣,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篇小说中的阿纯是一个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乐观开朗心地善良美好的女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D.从文中开书店,为阿纯发工钱,去商店看了百合花布却舍不得买等情节可以看出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勤劳,节俭,善良的人。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3】文章最后,阿纯给妻子的信里说:“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请分别指出“天空灰暗”“阳光”“百合花的美丽”在文中的含义。
【小题4】本文的题目“最美是百合”能否改为“百合花布”?课文《百合花》的题目能否改为“百合花被”?请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