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表是对爬行动物进行实验时所得到的结果(表中数据为不同温度下发育出生的雄性个体百分率):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性别发育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是( )
20℃
24℃
26℃
28℃
30℃
32℃
34℃
36℃
密西西比鳄
0
0
0
10
20
50
100
100
红海龟
100
100
100
90
50
20
0
0
龟
0
10
60
100
60
30
0
0
绿草蜥
51
50
49
52
50
50
49
50
A.红海龟
B.密西西比鳄
C.绿草蜥
D.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5-12-08 06:56: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
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D.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
同类题2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位于我县东北部,遍布于长38公里,总面积达12万亩的黄河故道中.它是长江以北最大的人工园林.以面积之大,树木种类之多著称于世.自建成以来,吸引了无数客前来观光游览.
(1)即使在炎热的复季,在公园的林地中,空气依然清爽宜人.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2)有人认为:“在林区内,早晨空气中的氧气比晚上多”.你认为这句话对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在该林区中,影响某一棵桑树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________ .
A. 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其他桑树.
同类题4
为了探究温度对蟑螂呼吸快慢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一只健壮的蟑螂放入30°C的密闭容器内(如图甲),利用传感器测定10分钟内容器中温度值和氧气含量;10分钟后,将冰袋放置在容器两侧,使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并测定随后20分钟内的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壮的蟑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定30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1)该实验通过________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变量控制有什么优点?________ (例举一点)
(3)根据方案一所得数据(如图丙),三位同学分别在图丁中画出了甲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大致变化趋势,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 。
同类题5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是( )
A.人到高原会出现高原反应,甚至呕吐
B.秋天大雁南飞越冬
C.仙人掌的叶变成针刺状
D.经常遭受暴风袭击的岛屿上的昆虫大部分是无翅的
相关知识点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生态系统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