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铅同位素考古:文物的指纹
①如果说碳十四测年技术解决了考古发现的“何时”问题,那么铅同位素考古方法解决了文物来自“何地”的问题。
②1966年美国学者Brill在美国考古学年会上宣读了他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件铅玻璃、铅丹颜料以及铅青铜的铅同位素分析结果,宣告铅同位素考古的诞生。Brill的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玻璃与希腊的古代铅矿,英国、意大利、土耳其的铅矿,西班牙、威尔斯、撒丁岛的铅,以及埃及的古代玻璃和釉上的铅完全不同,表明中国古代玻璃最有可能产自本地。
③铅同位素考古的原理是怎样的呢?铅有四种稳定同位素,分别为204PB.206PB.207Pb和208PB.其中204Pb总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206PB.207Pb和208Pb分别是238U、235U和232Th三种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放射成因铅。由于各地金属矿山在成矿过程中所处的地质环境中铀和钍含量不同,以及成矿的地质年代不同,所以其中放射成因铅的含量比率会有不同。这样,铅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各地铅矿石的“指纹”——指征矿石的。
④在古代很多文物的生产中,铅或多或少会成为原料之一,例如青铜器、玻璃、陶釉、颜料等。因此,铅同位素组成也是文物的“指纹”,是探究古代矿产开发、商品生产和贸易交流等课题的重要参考依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学者纷纷利用铅同位素方法探索青铜器矿料,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
⑤英国牛津大学的Gale夫妇首次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探索青铜时代地中海地区青铜工业的铜料。通过对比青铜制品和铜矿山的铅同位素数据,他们提出了古代地中海铜矿料的贸易路线。此项成果于1982年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正式发表。几乎同时,德国学者发表了他们对阿纳托利亚古代铜器的分析结果,提出锡青铜合金化技术与铜、锡矿料同时被引入安纳托利亚。
⑥在我国,铅同位素考古研究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商周王朝辉煌的青铜器铸造技术独树一帜,青铜铸造业耗费了巨大的铜锡铅资源,但是作为青铜文化分布核心的中原地区恰恰是铜锡资源的匮乏区,铅同位素方法为解决商周青铜器矿料提供了重要的线索。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金正耀首次运用铅同位素方法测定了殷墟出土的12件晚商青铜器,并发现部分商代青铜器中含有高放射成因铅。在国内,这种罕见的异常铅仅发现于云南东北部的部分金属矿山,据此他提出了轰动学界的商代青铜器矿料“西南说”。此后三十年,金正耀团队对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三星堆、金沙、盘龙城、大洋洲、天马-曲村、琉璃河、炭河里、周原、洛阳等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进行了地毯式地全面测试,完善了中国青铜器铅同位素数据库,并明确提出了连接西南和中原之间的“青铜之路”。
⑦如今,铅同位素考古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而各国学者的研究势头丝毫未减。铅同位素考古方法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使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1日 作者 吴晓桐)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件铅玻璃、铅丹颜料以及铅青铜的铅同位素分析,美国学者Brill于1966年宣告铅同位素的诞生。
B.铅有四种稳定同位素,其中204PB.207Pb和208Pb分别是238U、235U和232Th三种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物。
C.以金正耀为首的团队通过全面测试,明确提出了连接西南和中原之间的“青铜之路”,这表明我国铅同位素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D.英国Gale夫妇于1982年首次将铅同位素方法探索青铜器矿料的技术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正式发表。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国学者对阿纳托利亚古代铜器进行铅同位素考古分析,证实该地区在古代没有发现铜、锡矿料,当时的人们也没有掌握锡青铜合金化技术。
B.如果用铅同位素考古方法对2013年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铜镜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该铜镜大致于哪年制作而成。
C.依据金正耀铅同位素考古实践结论,中原地区虽然拥有辉煌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但是该地区的铜锡资源匮乏。
D.2015年,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不少的青铜器。假如对这些青铜器进行铅同位素测试,能更好地完善中国青铜器铅同位素数据库。
【小题3】下列对“铅同位素考古”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铅同位素考古技术发现中国古代玻璃上的铅与埃及的古代玻璃和釉上的铅、撒丁岛的铅等完全不同,表明中国古代不具备生产玻璃的能力。
B.铅同位素考古技术可以解决文物来自“何地”的问题,依此我国学者金正耀提出了轰动学界的商代青铜器矿料“西南说”。
C.铅同位素考古的原理是依据各地金属矿山中铀和钍含量以及成矿的地质年代的不同,比较放射成因铅的含量比率,进而指征矿石的。
D.铅同位素考古方法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虽然铅同位素考古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但这种方法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2 04:58: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章及链接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①无论哪个民族的文字,早期都经历过象形阶段,但只有汉字在象形文字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成熟的文字体系,是唯一“活着”的表意文字。汉字不是由简简单单的笔画随随便便构成的图形,而是记录着宇的音、义和造字时的文化信息的符号。比如,“家”是个会意字,它的甲骨文字形是国,上面是“^”(midn).像古代房屋的屋顶,“^”部文字多表示与房屋有关,下面的“采”意思是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
②认识汉字,不仅要清楚地了解字的膏、形,还要知道它的涵叉厦其演变。比如,“臣”的甲骨文字形是e。古时下人臣服,低头跪于君主面前,k侧面看下人的眼睛是竖着的,这就是造“臣”字的依据。“臣”的意思是瞪大眼睛。从前的君主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事都做了,要派不同的人睁大眼睛去管理不同的事情,后来“臣”就成了一种身份——一辅佐帝王的臣僚。把“臣”的涵义厦演变了解清楚了,才算真正认识了“臣”这个字。
③提倡认字,是因为汉字是“有道理”的,有文化内涵的,有些汉字甚至是文化活化石。仍以“家”字为例,远古时代的婚姻习俗是男子入赘士子家,男子到士子宰是“家”,女子到男子家是“嫁”。“末”字就像活化石一样告诉我们,历史上曾经经历过母系制,我们的祖先曾经以这种方式生活过,这一文化现象,通过文字保存了下来。
④“认字”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比如,前进的“进”,繁体字是“追”,甲骨文字形是两,上面的“隹”是一只鸟,下面的“止”是脚趾。为什么一只鸟一个脚趾就是前进的“进”?因为垲太多数动物都能进能退,人也如此,只有鸟不能倒退,只能前进,因此鸟的运动最能表示“进”的意思。这个字能造出来,靠的是古人细致的观察和精准的归纳。
⑤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对于中国人来说,汉字就像阳光、水、空气一样重要。“认字”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继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取材于流沙河《发现和发扬汉字之蔓》)
链接材料:汉字的表意性有利于读者建立字的形与义之间的联系,也使汉字成为能够跨越时空的文字。因此,今天的中国人,仍能诵读2500年前的《诗经》。而英文是表音性文字系统,除了专术能读懂三四百年前的英文,其他人已经很难认读了。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不是由简单的笔画随意构成的图形,而是音形义结合的符号。
B.汉字的演变主要是字形和字义的演变,字义随字形的变化而变化。
C.古人造“进”字时以“隹”作为部首,证明古人具有进取精神。
D.古人的生存状态、思维习惯、思想情感等都可通过汉字表现出来。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判断下列关于“认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借助形义关系来理解汉字的涵义,是认字的重要方法。
B.一些汉字字义的演变过程,能让我们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
C.了解优秀文化传统,汲取民族智慧,是认字的重要内容。
D.汉字具有跨越时空的优越性,因此比英文容易认读。
【小题3】请根据文意在第@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收束文段。(3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人民日报》(2017年08月23日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很多人对人工智能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表示出了忧虑。
B.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它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C.“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人为加剧了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
D.人工智能作为从属于人类的工具,它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科学家的观点,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问题。
B.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
C.文章既肯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
D.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中的优势作用。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能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遇,必将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B.只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人工智能,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就能避免未来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
C.如果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人工智能将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
D.如果我们正确认识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理性看待人机关系,我们会发现人机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惟一的一个人了。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道的,从这里看去,太阳是一个暗淡的星星……”6月7日上午,2018四川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阅读题中有一部分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对于自己的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卷,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作者刘慈欣首先感到很意外,“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挺吃惊的。我没想到,科幻小说竟然能进入高考试卷阅读题。毕竟,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边缘文学地带。当然我很高兴,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刘慈欣耐心给记者分析,“细想也不是很意外。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感十足。这也必然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之前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材,现在又有科幻小说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

(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2018年6月8日消息)

材料二:

国内科幻小说与国外的相比主要差距体现在

(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表格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三:

2011年11月,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选在成都揭晓,刘慈欣的《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调查显示,有29.4%的读者是因为《三体》获奖,才认识了该书作者刘慈欣。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广,曾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天意》,便卖出了15万册。在阅读情况方面,读者获取科幻读物的途径最多的是下载电子书阅读,比例占到样本总量的39%,而从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购买的读者比例分别为21%和20%。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主要是重庆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关于科幻小说的信息了解渠道,科幻杂志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由于科幻作品能单独出版的屈指可数,出版后印量偏低,因此杂志成为首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包括《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等杂志颇受读者欢迎。目前国内科幻文学领域的作者群体仍然狭小,长期坚持科幻创作的只有几十人而已,有影响力的更是屈指可数。刘慈欣连续8年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王晋康的获奖次数更是高达10次,这一方面是实力所致,一方面也证明在科幻小说领域竞争对手不多。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香港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和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最受读者青睐,且支持率超过其他作者一倍以上,可见近年来科幻小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作品或创作者仍未能够超越经典。《三体》的成功虽然带动了科幻文学的关注度和出版,但“后三体时代”能否有和《三体》一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至关重要。

(摘编自2012年2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四:

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科幻小说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点子阶段、故事阶段和文学阶段。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在前两个阶段中,人物只是传声筒,把男的换成女的,老的换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一直有作者问,写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既然是科幻,就必须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有人文精神。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现。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也能够展现,它就不是好科幻。反过来,科学题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

(摘编自《科普创作》2017年第3期郑军《科幻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幻小说进入高考题,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帮助,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科幻小说。
B.虽然阅读电子版和纸质版科幻的读者占比相当,但仍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
C.刘慈欣、王晋康多次获奖及读者青睐倪匡、凡尔纳等作家,说明中国科幻小说经典作品偏少。
D.科幻小说本真上属于文学,文学是人学,所以把人物塑造好也是科幻创作的根本要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读者因《三体》获奖才认识了作者刘慈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对奖项的关注甚于作品本身。
B.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科幻小说在题材、思路等方面与外国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数量与作者水平。
C.《三体》获奖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新高度,"后三体时代"中国科幻期待有同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
D.在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一为题材一为主题,二者是科幻小说的两翼,相辅相成,并不对立。
【小题3】刘慈欣认为目前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处于边缘文学地带,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科幻文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魏晋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宏观世界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玄学由此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想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烦琐经学的统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转折。
魏晋玄学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其所谓“自然”,不是近代所谓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自然界,而是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玄学家郭象在《庄子注》中对老庄的自然之义有进一步的发展。老庄认为有一个先天地万物而生的道,郭象则认为连这样一个道也不存在。“真”,也不见于《论语》和《孟子》,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老子把“真”视为道的精髓、修身的极致。《庄子》对“真”有一个界定:“真者,精诚之致也。”这就是说:“真”是一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这境界是受之于天的,性分之内的,自然而然的。圣人不过是谨慎地守住这个精神境界,不受外物的干扰而已。不受礼教约束的、没有世俗伪饰的、保持其天性的人,就是“真人”。这样看来,“真”和“自然”有相通地方。它们不仅属于抽象理念的范畴,又属于道德的范畴。玄学崇尚自然的思想,其影响所及就是进一步确立了以“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自然”和“真”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虽然还未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体现着这种美的陶渊明的出现,却对此后整个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人极力推崇陶渊明,并把他的“自然”和“真”视为文学的极致,证明了玄学对文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言意之辩讨论的内容是言辞和意旨之间的关系。以荀粲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认为言可以达意但不能尽意。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言论认为象的功用是存意,言的功用是明象。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诗歌的艺术精髓说到底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这正是受了魏晋玄学的启发而得到的。
(选自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自然”和“真”虽然在魏晋玄学中没有占主导地位,但对后来的中国文学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B.崇尚自然是玄学的重要思想。从后人崇尚陶渊明能看出玄学对文学的产生起到的重要作用。
C.“言”指作品的语言,“意”指作品的思想,“象”指作品描写的内容,三者关系紧密。
D.魏晋玄学的产生是中国思想史的大转折,打破了汉代烦琐经学统治社会的地位。
【小题2】(小题2)下对“自然”和“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玄学的“自然”是老庄“自然”的发挥和延伸,比如郭象认为老庄哲学中的“道”也不存在。
B.哲学中的“自然”不是指近代遭破坏的自然界,而是指古代非人为的、天然的自然界。
C.庄子认为“真”是至淳至诚的,是一种精神境界;老子认为“真”是“道”的精髓所在,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D.“真”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而“真人”是保持天性、没有世俗伪饰、不受礼教约束的人。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创作最好方法是“言”、“意”结合,能够引导读者体会“意”之外的语言内容和情趣。
B.“真”和“自然”可以相互代替,因为他们同属于抽象理念的范畴,又属道德范畴。
C.玄学提倡人们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道法自然,根据自己的个性生活,不受任何的约束。
D.陶渊明最好的表现了“自然”和“真”,这是玄学渗入文学的结果,证明了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每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获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得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了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小题1】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A.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政府负主要责任。
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小题2】(小题2)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
B.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
C.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
D.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国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
【小题3】(小题3)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得益。
B.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
C.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
D.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
【小题4】(小题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B.《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
C.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
D.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