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国内外都在不断探索公民无偿献血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我们搜集筛选中外有关无偿献血的189篇文献(英文117篇,中文72篇)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中,我们采取了文献计量法,以描述性分析为主,比较分析国内外研究无傕献血的意愿、影响因素的方法、结果等。189篇文献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定性访谈、引用教据库资料。英文文献中,利用数据库最多,其次是冋卷调查。中文文献中,问卷调查最多,然后是数据库和文献资枓。在数据分析上,中外均以构成比为最主要的方法(国内占95.16%,国外占93.07%),其次是卡方分析。另外,还有计算平均值、计算标准差等。国外 还有meta分析和模型分析,分别有16篇和10篇,而国内缺乏meta分析。189篇文献中,在研究影响献血意愿的因素上没有差异,以性别、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为主。①性别:中文文献中有47篇做了性别研究,有76.6%的文献得山男性献血多于女性的结论,这与国外文献79.01%的结论相同。②居住地:在所有研究居住地的中文(10 篇)和英文(13篇)文献中,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城镇居民的献血意愿高于农村居民。③文化与年龄:研究表明,献血人群结构年轻化,且有受教育程度越高,献血越踊跃的趋势。但是,胡家琪等发现受教育程度与献血意愿无关。④职业:吴海霞等砑究得出结论,在实施无偿献血的初期,大中专院校学生、国加工作人员、解放军官兵成为献血的主力军。随着街头流动采血工作的拓展,外来务工人员、私营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已成为最具有潜力的献血群。国外研究也表明,血液大部分来自于初次献血的学生。
国内外有137篇文献研究了无偿献血的阻碍因素,出规频繁排在前三位的是恐惧、缺乏认知和认为献血不方便,占文献总量的比例分别是82.48%,64.23%;和50.36%,见表1。涉及宗教因素的,国外有4篇。仅有国内文献得出了献血环境与服务态度差、认为浪费精力或时间的结论,不利于居民积极献血。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口献血率达1-3%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而2014年中国大陆人口献血率仅为0.9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低献血率的背后,除了国人的认知不足,比如担心影响身体,对献血有恐慌情绪等主观因素外,还有特定的客观原因。
目前中国血站的库存血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而献血的主要渠道就是街头采血点(献血屋或献血车)。街头流动人口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一座城市的总体采血量。以北京某繁华地段采血点为例,据统计,天气好的时候,每天会有100人左右献血。芳碰上雨雪、 刮风等恶劣天气,献血人数会骤降一半多。遇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人流量增加,每天献血人數能达到300人以上。而在寒冷的冬季,街上行人普遍减少之际,以及外地人大量返乡的春节期间,采血点自然也就门可罗雀,这就是所谓的季节性“血荒”。
导致季节性“血荒”的根源,是献血人群的单一。本世纪初,由于大部分地区先后取消了给各单位下达的摊派性献血指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献血人數明显减少,使得在校大中专学生成为献血人群的主力,占比上升到50%左右。除学生以外,农民工也是供血的重要群体。过分依赖这两个季节流动性极强的群体,结果就是当学生寒暑假和农民工春节返乡之际,他们求学和务工所在城市就会出现采供血不足的情况。
街头流动献血比例过高,必然造成献血“靠天吃饭”的现状。与流动采血相比,预约献血更有计划性,效率更高,这种方法也广泛被其他国家所使用。而在当下,中国预约献血还处于起步阶段,所占比例尚不足10%。
(摘编自《大范围“血荒”要怪血販子吗?》,2016年4月27日《点击今曰》)
【小题1】【小题2】下列关于中外文献对无偿献血的相关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对189篇文献采取了文献计量和描述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中外文献均以问卷调查和利用数据库资料为主要研究方法。
B.国内外文献虽然在数据分析方法上存在差异,但调查结果有很多相同之处,例如:无偿献血的首要阻碍因素都是恐惧。
C.中外研究无偿献血均侧重于数据分析,国外分析方法比国内多,如国外运用了meta分析和模型分析,而中国在这两方面还是空白。
D.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男性的献血意愿要强于女性,城镇居民献血愿望更强、自觉性更高,在中外无偿献血中,学生都是主要群体。
【小题3】【小题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表1中,凡是主观性阻碍因素,在中文文献中出现的比例均明显髙于外国,说明我国无偿献血事业还存在短板,也意味着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B.大多研究表明,在主要献血人群中献血意愿与年龄成反比,与学历成正比,而在国内恰恰相反,这可能与国内对特定人群的宣传力度不足有关。
C.无偿献血的阻碍因素中,中国家长反对的比例远高于外国,说明中国家长明显有溺爱和短视的倾向,纠正中国家长的错误认识很有必要。
D.无偿献血的阻碍因素中,涉及宗教因素旳,仅有国外的4篇;中国为0,说明我国的宗教政策十分宽容,有宗教信仰的公民行事谦和。
E. 材料二中对无偿献血群体变化的原因分析,可以用来印证和解释材料一中中国无偿献血初期“职业”因素的具体影响和变化原因。
【小题5】【小题6】影响我国无偿献血的主观原因有那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19 10:06: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有光:不许批评的真理,是伪真理!
马国川:现在学术作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这样?即使是名牌大学,对于教授抄袭事件也装聋作哑,既不进行调查,也不回应。您怎么看待?
周有光:我看到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告诉我,学术抄袭、教授造假,是大学的“官僚化”的一个派生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官员读博成为新风气,他们为了一个学位头衔大批进入大学,创造了“在职博士生”这个怪现象。官员有时间读书写论文吗?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抄的或者别人替他们写的,当然是虚假的。这样就产生了大批没有知识的博士和空头教授。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呢?我想,办法就是“非官僚化”。上海一个教授告诉我,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交一笔钱,大学给你一个客座教授之类的聘书;还有一种是“假的真教授”。一个系升格为学院,来了一个院长两个副院长,一定是教授,其实不学无术,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至于名牌大学的教授抄袭,我们要研究整个现象。名牌大学面对抄袭事件装聋作哑,是非常不正常的。
马国川:假文凭泛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例如最近的唐骏假文凭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会假文凭泛滥?
周有光:唐骏是我的老乡,常州人,还有一个糟糕的事,我是常州中学的毕业生,他也是常州中学毕业的,只是前后差了几十年。报纸上说,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可见今天的风气是坏得不得了了。学问和管理能力是两码事。有的人有管理能力,能办事,可是不能搞学问;有的人有做学问的天赋,可是不能搞管理。唐骏这个人有管理能力,可是在我们现在的制度之下,有了社会地位还要一个文凭。怎么办?只有造假了。后来报纸上不是登了吗?只要给多少钱,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就给一个硕士或博士学位。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假文凭泛滥?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假文凭。我们今天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文凭越高越发达,当然假文凭就出来了。
马国川: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您认为原因是什么?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周有光:我想,对于第一个问题,唐代大学问家韩愈早已答复了。韩愈在文章里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很重要,马叫是表示意思的,你不懂它,怎么能做伯乐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答复非常好,用不着我来回答了。我看到一些杂志上有些小评论说,不随风倒就不可能做“大师”。当然这是笑话,“随风倒”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大师”呢!不过是御用文人罢了。没有独立思想怎么能成为大师呢?还有,要出“大师”还有许多条件。比如,鲁迅是连领袖都推崇的大师,可是假如他多活二十年,他还能做大师吗?蔡元培提出来八个字“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所以他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国外都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好大学没有一个不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假如大学继续官僚化,就不可能有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马国川:社会科学的发达与否,决定了能否培养出真正的大师。但有人批评说,中国现在社会科学中玄学和形而上学盛行。那么,如何克服社会科学中的玄学与形而上学问题呢?
周有光:这个问题很重要。人类的思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神学思维,神学思维都是迷信;第二个阶段叫玄学思维,玄学思维是信仰;第三个阶段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讲究实证。三种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从科学角度来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属于科学思维,意识形态属于玄学思维,是两个阶段的两种不同思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科学,把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截然分开,这是错误的。按照今天世界的常识来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实证。什么叫实证呢?实证就是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叫真理呢?在不断地被批判被否定当中能站得住,那才是真理。如果不许批评,那怎么是真理呢?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意识形态是不许批评的,意识形态是用来信仰的,所以意识形态不能跟社会科学混起来讲。要恢复社会科学的本来面目,就要提倡民主。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民主是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积累,现在还在一步步渐进。今天我们要重新建设中国,从五四开始,回归五四,学习民主。
(选自《财经》,2010年10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有光认为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一种是“假的真教授”,这种现象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
B.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周有光藉此证明今天的风气坏得不得了。
C.周有光认为蔡元培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它与世界上的好大学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学术自由,学校自治”。
D.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民主是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积累,我们国家的新建设也需要民主
【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学术抄袭、教授造假,是大学“官僚化”的一个派生现象。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非官僚化”,让官员读博成为新风气。
B.周有光认为假文凭泛滥和个人素质无关,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假文凭。我们今天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文凭越高越发达。
C.周有光认为中国出不来大师的原因,有社会无识才的“伯乐”、人没有独立的思想、大学中没有学术自由、“官僚化”和中国现在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混淆等因素。
D.只有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截然分开以及批评社会科学,不批评意识形态,才能克服社会科学中的玄学与形而上学问题。
E. 要把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分开来,意识形态是用来信仰的,社会科学须发扬民主,讲究实证。
【小题3】在访谈中,周有光主要批判了当今中国哪两方面的问题?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里约奥运会不乏中国元素,从地铁、空调到安检设备,从毛绒玩具、各国国旗到专业运动装备,你总能看到熟悉的品牌名字。

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周,里约地铁四号线终于宣布通车。它全长16公里,共设5站,全程用时13分钟。这条线路比从里约南部市中心驱车到奥林匹克公园所在巴哈区的耗时缩短了半小时,它也被称作“奥运地铁”。据估计,它每天能运送30万人次,被视为“里约奥运会留给里约的最大财富”,对提升里约民众的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报道,车体的纵向载荷为363吨,该数值是欧洲城铁设计标准的2.5倍。针对治安环境问题,列车设计方特别为它安装了防爆聚酯玻璃。由于里约常年高温,设计师还贴心地为其加装了空调,保证车厢内温度保持在20到23摄氏度之间。

中国公司“同方威视”为奥运会提供了260多台手提行李和大型货物的X射线扫描设备。而且,这些设备在奥运会结束后,将继续为巴西司法部所辖的各个监狱提供安检服务。据介绍,本次奥运会上,“同方威视”的两款安检机,都拿出了高科技。它们采用低能X射线成像系统,该系统具备更加优化的X射线发生器、高分辨率探测器和更高级别的图像计算方法,还拥有基于人体工程原理的用户界面和多样的网络程序,可以帮助安检员实现高效操作。

里约奥运会还对安检设备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沙滩排球比赛场地设在科帕卡巴纳海滩,安检设备需要安装在松软的沙滩上,它还可能遭受海水腐蚀,供电也可能出现问题。为了保证设备能顺畅运行,“同方威视”为奥运会成立了一支16人的技术保障队伍。马拉卡纳赛区和德奥多鲁赛区使用的安检设备全部由“同方威视”提供。所以,进入这些赛区之前,你一定能碰到“中国制造”。

中国家电品牌“格力”是本届里约奥运会官方供应商。它为本次奥运会场馆和配套项目提供空调设备和服务,意味着它通过了来自奥组委对格力公司的生产管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评估和审核。除了“格力”,中国企业“美的”同样在里约赛事场馆中标,“美的”中央空调进驻了24个场馆和附属设施。其实,“美的”中央空调早在2007年就进入了巴西市场,这个品牌对巴西人来说,也并不陌生。

材料二

在四年一度的奥运赛场上,引人瞩目的除了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体育成绩之外,还有令人眼花liáo的各种技术,这也使奥运会成为一个新兴、新奇技术的展示平台。

在里约奥运会期间,有多家公司为观众和用户提供360度奥运盛会体验,让用户在虚拟现实(VR)中去一趟巴西,感受奥运赛场的如火激情。

比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在美国拥有电视和网络转播权,他们希望用户能看到虚拟现实内容和360度全景视频和图像,因此,通过安装在三星公司的虚拟现实头盔上的NBC体育应用设备,为用户提供85个小时的虚拟现实报道,包括为开幕式、男子足球比赛、体操比赛以及田赛和径赛等提供虚拟现实报道。

数字媒体公司盖蒂专门成立了一个虚拟现实部门,负责拍摄360度照片。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盖蒂公司的摄影师就拍摄了很多360度照片,那时,这一技术才刚刚兴起。在此次里约奥运会上,盖蒂的每位摄影师都拥有一个360度照相机。盖蒂的首席执行官道恩·艾雷说:“我们处于VR技术变革之巅。”

无独有偶,媒体界的技术先锋英国广播公司在VR技术领域也不遑多让。该公司为电视观众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看体验:为在家里观看电视的观众引入360度虚拟现实视频,让观众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NBC的母公司康卡斯特公司则展示其X1机顶盒,让用户可以以国家、运动员和运动类别为关键字,搜索现场报道并重播,这套系统也囊括了语音搜索。例如,观众可以通过说“美国的表现如何?”来获得美国最新的奖牌数目信息。

材料三

内容摘要:2016年3月15日下午,李世石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AlphaGo对战第五局,最终李世石投子认输。这场举世瞩目的围棋对战以人工智能对人类4:1的结局落下帷幕。

关键词:人工智能;互动;李世石;人性;计算机

作者简介:

此次里约奥运会,排球赛场上动用了鹰眼系统,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长距离游泳比赛的泳池底下,用上了LED显示屏,贴心地告诉运动员他们还剩多长距离到达终点;射击赛场使用了激光电子靶系统,数据精度进一步提升……奥运会台前幕后,各路炫酷玩意儿悉数登场。

当然,这些只是竞技体育科技产品的冰山一角。更多更“狠”的科技手段,用在了运动员日常训练中。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动员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教练团队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一块奖牌的背后,是一整套科学训练体系。

训练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视频分析技术。现在主流视频采集频率为每秒50帧,如果对特定行为点进行分析,则能以每秒500—1000帧的高速摄像对运动员动作进行捕捉和采集,并分析运动员各项细节的技术指标。当年刘翔的教练团队,用摄像机捕捉其动态,将刘翔在110米栏训练中的跑动全程制成一张图。他们看着满图的“刘翔”,分析他每个关键节点的动作做得是否到位。

科技的进步,确实曾带来体育成绩的大幅提升。1963年,由于玻璃钢撑杆的使用,撑杆跳高项目成绩的提升幅度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然而到了现在,在材料改善和人体工学设计优化上,运动装备的改进幅度已到达极限。除非使用新材料,否则很难再有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智能化也成为运动装备界的一股新潮流。近几年来,可穿戴设备已成为专业运动员训练中的助手。在足球训练中,运动员会穿上内置传感器的背心,教练团队就能监测他们的跑动距离、跑动速度、跑动轨迹和心率等多项数据。未来可穿戴设备会更加隐形化,甚至成为衣物的一部分。这些设备不仅可以“被动记录”数据,还能对运动员施加“主动刺激”,提升他们的兴奋度。

人类不断突破身体极限,要依靠强大的科技支撑,这是奥运背后真正的斗法场。运动员的极限在哪里?这与他当时的状态、训练方法密切相关。这是个重大科学问题,奥运会比的不仅是体育本身,而且是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的实力。

(以上三则材料取材于《科技日报》)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奥运地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里约地铁四号线被称为“奥运地铁”。
B.“奥运地铁”能提升里约市民出行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C.“奥运地铁”的运载量是每天30万人。
D.“奥运地铁”安装了防爆聚酯玻璃和空调。
【小题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里约奥运会上的地铁、空调、安检设备和专业运动装备都是中国制造。
B.“同方威视”为奥运会提供的260多台X射线扫描设备都拿出了高科技。
C.“同方威视”16人的技术保障队伍保证里约奥运会的安检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D.中国家电品牌“格力”和“美的”都通过了奥组委的评估和审核。
【小题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载荷:“荷”读作“hè”。
B.眼花liáo乱:“liáo”写为汉字“缭”。
C.不遑多让:比……差。
D.囊括:全部包罗在里面。
【小题4】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虚拟技术使观众更好地感受里约奥运赛场的如火激情。
B.在巴西奥运赛场,每位摄影师都可以拍摄360度照片。
C.360度虚拟现实视频使观众在家里获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D.X1机顶盒可以进行语音搜索,提供最新的奖牌数目信息。
【小题5】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奥运会赛场上使用的技术装备的一项是
A.排球赛场上的鹰眼系统
B.泳池底下的LED显示屏
C.玻璃钢撑杆
D.内置传感器的背心
【小题6】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更“狠”的竞技体育科技手段用在了运动员日常训练中。
B.教练团队用视频分析技术把刘翔的跑动全程制成一张图。
C.运动装备的改进幅度已到达极限,不会再有革命性的变化。
D.体育科技产品的隐形化、智能化形成运动装备界的新潮流。
【小题7】下列根据“材料三”内容拟定的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奥运会的新发展
B.科技武装的奥运会
C.科技新潮流
D.科技显国力
【小题8】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概括说明科技为里约奥运会提供了哪些保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30年来,中国有2.6亿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大约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80%。为了给这么多人提供住所,从1984年到2016年,中国楼房密集的城市区域的面积几乎扩大了四倍。许多新建楼盘惠及了人们的生活,有些则不然。一些城区紧锣密鼓地推进发展与开发,建设了大量闲置的房地产项目,也就是中国恶名远播的“鬼城”。这些气派的建设项目已经完工,只少了一样:居住在里面的人。

近几年来,中国的鬼城引发了众多讨论。有人认为这样的开发行为证明了自上而下的规划所造成的浪费,也有人说这是企业获得太多低息资金支持的后果。有人将这种局面归咎于普通民众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或者地方官员想要迅速发财,因为卖地给中国的地方政府带来了大量收入。还有,在中国,地方官员经常想方设法制造发展的表面现象,有时他们并不关心是否收到了实效。

也有一些人说,鬼城的说法言过其实。他们奉行的哲学是“房子建好了,自然会有人来住”,并且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鬼城会逐渐住满人,变成生机勃勃的社区。

很难对这些说法进行评估,因为关于鬼城的大多数研究都带有道听途说的色彩。就连最严谨的研究方法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投资调研公司将刚入职的员工派到偏远地区,让他们去数晚上有多少楼房会亮起灯光。

如今,中国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百度公司采取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让人们首次对中国的鬼城有了系统性认识。百度大数据实验室和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由手机和全球定位系统接收装置收集的定位数据,在历时6个月的时间里,实时并在全国范围内追踪人们在有可能是鬼城的地方进出的情况。

为了确定哪些地方有可能是鬼城,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计算方法,能够确定人口相对稀少的区域,他们定义的鬼城是,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少于5000人的城市区域,这样的人口密度差不多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推荐的人口密度的一半。

结果表明,在研究人员追踪的50个城市当中,20个存在大范围的空置住宅区。不过这些城市大多是中国东部的中型城市,主要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带或新开发的区域。

研究人员遇到了一个问题:或许这些城市有的并非鬼城,而是旅游城市。就像全球其他地方一样,旅游目的地城市在一年当中的某些时候基本上处于空置状态,但是在其他一些时候会住得满满当当。研究报告用两个城市的情况对比了这种差别: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和位于内蒙鄂尔多斯市郊的康巴什。

为了排除旅游目的地城市,研究人员追踪了一些大型空置住宅区在不同时间段的人口密度变化。研究人员说,康巴什的人口在工作日增多,周末和假期则减少,表明人们是在这里工作,但在其他地方居住。乳山则在全国性假日期间人口直线上升,这样的时间段正是康巴的空置期。

科研人员说,这样的活动模式表明康巴什符合居住者稀少的“鬼城”特点,而乳山则更应该被称为旅游城市。他们说,在这50个城市中,最终看起来像是旅游目的地的有26个,像鬼城的则有24个。

参与了这次研究工作的吴海山说,在中国政府试图评估本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制候,这些数据有助于地方政府未来在规划方面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同时了解应该改善哪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从而有助于让鬼城变成能够发挥城市功能的区域。吴海山以郑州新区为例,之前这里曾被广泛报道为鬼城,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被吸引到这个地区。

【小题1】下列关于“鬼城”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鬼城”是指人口密度差不多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推荐的人口密度的一半,即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少于5000人的区域。
B.一些城区大力开发房地产,建设了大量的闲置房地产,入住率不高,造成的浪费极大,形成了恶名远播的“鬼城”。
C.“鬼城”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以中型城市为主,且主要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带或新开发的区域。
D.“鬼城”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制造经济繁荣的假象,而不关心是否收到了实效。
【小题2】下面表述或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房子建好了,自然有人来住,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一些“鬼城”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社区,这种认识明显是天真幼稚的。
B.投资调研公司派员工去数晚上有多少楼房会亮起灯光,这种研究“鬼城”的方法并不严谨。而百度公司独立地开创性地利用手机和GPS来收集数据,让人们首次对“鬼城”有了系统性的认识。
C.研究人员追踪了一些大型空置住宅区在不同时间段的人口密度变化,并以山东乳山和内蒙康巴什为例子说明一些在某些时候处于空置状态的城市,并不一定是“鬼城”。
D.目前,政府部门正在评估经济发展的质量,他们已经意识到“鬼城”问题的严重性,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鬼城”问题一定会圆满解决。郑州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题3】根据文章,你认为在城市建设中该如何减少“鬼城”现象的出现?请分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