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有光:不许批评的真理,是伪真理!
马国川:现在学术作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这样?即使是名牌大学,对于教授抄袭事件也装聋作哑,既不进行调查,也不回应。您怎么看待?
周有光:我看到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告诉我,学术抄袭、教授造假,是大学的“官僚化”的一个派生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官员读博成为新风气,他们为了一个学位头衔大批进入大学,创造了“在职博士生”这个怪现象。官员有时间读书写论文吗?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抄的或者别人替他们写的,当然是虚假的。这样就产生了大批没有知识的博士和空头教授。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呢?我想,办法就是“非官僚化”。上海一个教授告诉我,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交一笔钱,大学给你一个客座教授之类的聘书;还有一种是“假的真教授”。一个系升格为学院,来了一个院长两个副院长,一定是教授,其实不学无术,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至于名牌大学的教授抄袭,我们要研究整个现象。名牌大学面对抄袭事件装聋作哑,是非常不正常的。
马国川:假文凭泛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例如最近的唐骏假文凭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会假文凭泛滥?
周有光:唐骏是我的老乡,常州人,还有一个糟糕的事,我是常州中学的毕业生,他也是常州中学毕业的,只是前后差了几十年。报纸上说,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可见今天的风气是坏得不得了了。学问和管理能力是两码事。有的人有管理能力,能办事,可是不能搞学问;有的人有做学问的天赋,可是不能搞管理。唐骏这个人有管理能力,可是在我们现在的制度之下,有了社会地位还要一个文凭。怎么办?只有造假了。后来报纸上不是登了吗?只要给多少钱,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就给一个硕士或博士学位。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假文凭泛滥?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假文凭。我们今天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文凭越高越发达,当然假文凭就出来了。
马国川: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您认为原因是什么?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周有光:我想,对于第一个问题,唐代大学问家韩愈早已答复了。韩愈在文章里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很重要,马叫是表示意思的,你不懂它,怎么能做伯乐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答复非常好,用不着我来回答了。我看到一些杂志上有些小评论说,不随风倒就不可能做“大师”。当然这是笑话,“随风倒”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大师”呢!不过是御用文人罢了。没有独立思想怎么能成为大师呢?还有,要出“大师”还有许多条件。比如,鲁迅是连领袖都推崇的大师,可是假如他多活二十年,他还能做大师吗?蔡元培提出来八个字“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所以他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国外都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好大学没有一个不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假如大学继续官僚化,就不可能有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马国川:社会科学的发达与否,决定了能否培养出真正的大师。但有人批评说,中国现在社会科学中玄学和形而上学盛行。那么,如何克服社会科学中的玄学与形而上学问题呢?
周有光:这个问题很重要。人类的思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神学思维,神学思维都是迷信;第二个阶段叫玄学思维,玄学思维是信仰;第三个阶段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讲究实证。三种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从科学角度来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属于科学思维,意识形态属于玄学思维,是两个阶段的两种不同思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科学,把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截然分开,这是错误的。按照今天世界的常识来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实证。什么叫实证呢?实证就是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叫真理呢?在不断地被批判被否定当中能站得住,那才是真理。如果不许批评,那怎么是真理呢?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意识形态是不许批评的,意识形态是用来信仰的,所以意识形态不能跟社会科学混起来讲。要恢复社会科学的本来面目,就要提倡民主。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民主是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积累,现在还在一步步渐进。今天我们要重新建设中国,从五四开始,回归五四,学习民主。
(选自《财经》,2010年10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有光认为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一种是“假的真教授”,这种现象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
B.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周有光藉此证明今天的风气坏得不得了。
C.周有光认为蔡元培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它与世界上的好大学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学术自由,学校自治”。
D.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民主是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积累,我们国家的新建设也需要民主
【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学术抄袭、教授造假,是大学“官僚化”的一个派生现象。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非官僚化”,让官员读博成为新风气。
B.周有光认为假文凭泛滥和个人素质无关,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假文凭。我们今天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文凭越高越发达。
C.周有光认为中国出不来大师的原因,有社会无识才的“伯乐”、人没有独立的思想、大学中没有学术自由、“官僚化”和中国现在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混淆等因素。
D.只有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截然分开以及批评社会科学,不批评意识形态,才能克服社会科学中的玄学与形而上学问题。
E. 要把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分开来,意识形态是用来信仰的,社会科学须发扬民主,讲究实证。
【小题3】在访谈中,周有光主要批判了当今中国哪两方面的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22 01:0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过春节,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今年春节假期,电影票房已超去年同期,达到了58亿元。但可惜,今年八部国产电影登陆春节档,却迎面遭遇了盗版的阻击。这八部贺岁片盗版资源以一元起的白菜价在微博、自媒体公众号、二手交易区等平台叫卖。更有人将多部影片打包出售,售价也不过几块钱。业内人士称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泄露事故。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接受《新闻周刊》独家采访时表示,截止到2月14日晚,共处理权利人投诉的涉春节档电影侵权链接6362条。

(摘编自2019年2月17央视网《中国电影史上最大泄露事故侵权网站服务器在境外》)

材料二:

近五年中国春节档电影票房及增长率(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19年2月10日,数据于灯塔电影实验室)


材料三:

中国电影资料馆发布“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19年春节档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3.9分,获“满意”评价,是自2015年开展调查以来春节档中的最高分。科幻类型题材电影《流浪地球》以大制作赢得好口碑,中国自己的硬核科幻、不输好莱坞的后期制作,使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正向着50亿元的票房宝座迈进。《疯狂的外星人》不仅仅有名导演、大明星,内容创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电影将科幻元素与荒诞风格结合,将本土文化融入“外星人”这一符号之中,通过对人物的精准把握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触角深入到更深层次的社会批判领域。《飞驰人生》虽然有很明显的导演个人标签,但它依然为中国体育电影发展提供了样本。在各种段子信手拈来的电影台词之外,颇为破核的赛车过程拍摄,也让《飞驰人生》的励志故事找到了最恰当的载体。随着观众观影水平越来越高,观影选择也越来越理性,在这样的形势之下,电影粗放式发展、圈钱式发展的模式已经行不通。可以预见的是,行业创新和文化创新将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另一个突破口。

(摘编自2019年2月16日新华网《最强电影春节档名副其实精品内容终成主流》)

材料四:

颇多惊喜与意外的同时,2019年的春节电影市场也暴露出不少行业隐忧。由于有8部作品同期竞争,影厅少于8个的影院都无法做到每部影片单独安排一个影厅放映,影院经理如何排片也成了春节档电影决一胜负的关键因素。必争之地定埋有重利,于是某些监管不力的影院疑似出现了索要高额“排场费”以换取电影场次的潜规则。市场乱象以外,盗版的猖獗也为这个春节档期蒙上了一层阴影。从初一开始,就有春节档电影的盗版资源在网络上流传;及至初三,票房前四名的影片资源全部出现。高票价恐是催生盗版的一大原因。较诸去年,今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高出近6元,达到45元,好一点的三四线城市影院,甚至出现票价高达近百元的情况。再深究,盗版和高价票的表象下更加值得思考的,或许还有观众对春节观影行为价值评估的改变。早年那些重特效弱情节的“视效大片”还有生存空间,可随着行业不断发展,电影产品日益丰富,全国银幕数已超过6万块,观众的观影习惯逐渐形成、观影品位和要求日益提高,春节档的准入门槛和预期评价自然也随之调高,如果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观影便不再是必须的选择。

(摘编自2019年2月15日《北京日报》刊文《2019春节档电影:狭路求胜,涤故纳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春节档电影票房从2015年的18.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8亿元,这体现了中国电影事业近五年来取得的长足发展。
B.2019年中国春节档电影票房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说明2019年中国春节档观影人次多于去年。
C.2019年中国春节档电影票房虽创新高,但是票房同比增长率却是五年来最低水平,这也间接反映了电影市场存在隐忧。
D.2015-2019年近5年中国春节档电影票房同比增长率波动较大,其中2016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同比增长率最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春节档八部国产电影都遭遇了盗版阻击,专家称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泄露事故,但票房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B.2019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暴露了电影行业的各种乱象,观众对此感到失望,观影不再是必须的选择。
C.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电影观众满意度高过往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行业创新、文化创新是电影发展的突破口。
D.《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能在票房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不仅因为电影的创新意识,更因为名导演、大明星的加盟。
【小题3】结合材料,谈谈怎么有效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健康发展?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各题。

思想的空间

①思想需要空间,这是我在多年阅读以后忽然领悟的道理。尽管孔夫子早已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叔本华也教导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但背名言是一回事,明晰其中的道理又是一回事。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真的感到了为信息所驱使、所淹没的苦恼;读也读不完的书,看也看不完的报,使我们整天手不释卷,疲于奔命,依然欠下一屁股书债。望着日渐膨胀的书柜,总有几分莫名的惭愧和惆怅。虽说有些书本来是为了收藏的,但藏而不读的书正如存而不用的钞票,到底是一种资源,还是一种浪费呢?
②我们时时为此苦恼着。
③作为思想的载体,信息是无形的财富,是战略的资源。□
④如今的时代号称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是在信息不甚发达的中国,每天也有两千多份报纸、上百种图书在印刷机上滚动,单是长篇小说,据说就已达日产两部的速度。不要说读,哪怕翻一翻,恐怕也要加快速度才行。大大小小的电视台,更是如凶猛的怪兽,时时考验着我们抵御诱惑的能力。更不要说小小寰宇正日益成为地球村,密密麻麻的因特网,打鱼似地将我们一网打尽,使我们只能在既广大又狭小的空间里挣扎。久而久之,我们不再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而成为一只地道的网虫。
⑤信息时代造就了批量的信息傻瓜。他们无所不知,又一无所知。在电视机前打瞌睡、在报纸缝里觅趣闻,是这一代“文化人”常见的姿态。他们看起来倒也刻苦,但有点像伊索笔下那只犹豫不决的驴子;从一堆草料跑到另一堆草料,不知究竟先吃哪一堆更好。不同的是,那只可怜的驴子死在选择的不确定上,而我们多半要死在无力消化上。或者说,我们的肉体虽然没有被信息撑死,但精神早已丧失,与死去又有多少差别呢?
⑥英国路透社下属的一家公司,对1300名欧洲各国的企业经理进行调查,有4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由于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他们分析和处理能力,使他们的决策效率受到影响。调查人员认为,目前收集不少信息所耗费的成本已经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据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测算,许多企业花费昂贵代价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只有7%真正派上了用场。仅在英国由于信息过剩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每年就要浪费3000万个工作日,折算下来,相当于3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使得信息采集与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据统计,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的信息生产总和。汹涌而来的信息让人无所适从。信息上瘾与信息过剩现象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在提供机会的同时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一法国信息专家罗斯奈呼吁,要像节制午餐一样进行“信息节食”,使自己真正成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它的俘虏。
⑧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想套用一句:未经思考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美国人从今年4月22日开始发起“一周不看电视”运动,迅速得到31个州的美国医生协会、小学校长协会、教师联盟等团体的广泛声援。我以为,不仅电视可以拒绝,过多的低质量的报纸可以拒绝,甚至大量泛滥的普通书籍也完全可以拒绝。吾生有涯,而学也无涯,怎能让思想和生命在低俗的阅读中消解和浪费?没有思想,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给思想留下空间,就是给创造留下空间,就是给我们的未来留下希望。
【小题1】第①段中作者“惭愧和惆怅”的原因是指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③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思想的屋宇如果被功名利禄的算计充斥
②但财富的巨大诱惑常常让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过分膨胀的资源有时也会变成过重的负担
③结果大概也只能走到思想的反面
④当然失去了思考的余地
⑤思想的空间如果为各种杂多的信息霸占,使头脑和世事之间没有丝毫的距离
A.⑤④①③②B.①③②⑤④C.②①④⑤③D.②⑤③①④
【小题3】第④段作者分析“中国”的现状的原因
【小题4】下面对第⑤和第⑦段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息傻瓜”指占有大量信息却不知何为有效信息,看似无所不知实际一无所知的人。
B.“文化人”有嘲讽意味,是品位低俗“在电视机前打瞌睡、在报纸缝里觅趣闻”之人。
C.“犹豫不决的驴子”是指在多元信息选择面前无所适从、无力消化,精神沦丧之人。
D.“信息节食”指虽然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但不为所累,断然拒绝、超然局外的言行。
【小题5】从议论逐层展开的角度,概述本文的行文思路。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小题1】第二段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彰显了什么样的主题?
【小题2】“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在交代事件的时间上有什么特点?
【小题3】如何理解结尾处的“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小题4】有人说本文能够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角度独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美国文化和图书分类中,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是两种主要的类型,虚构文学主要指小说、戏剧、诗歌等,非虚构文学则是纪实文学、散文、传记、调查报告等。1966年美国新闻记者杜鲁门•卡波特《冷血》被视为非虚构文学的发端,作品凭借对新闻背后故事的深入发掘,参与到美国社会60年代的自我反思、批判之中。

回到中国语境,非虚构写作的流行大致有两个脉络,一个集中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如《中国在梁庄》《大地上的亲人》等作品;二是集中在新闻领域,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非虚构式的新闻报道如《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少年杀母事件》《了不起的茅侃侃》等成为“10万+”文章。前者主要是专业作家或和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写作者完成,后者基本上是新闻人、媒体人,很多有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的经验。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对纸媒等传统媒体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使得传统新闻业面临危机,体现之一是很多资深记者跳槽到移动互联网平台,如正午故事、谷雨故事、真实故事计划、《人物》、《南方人物周刊》等。由于非虚构文章经常成为“爆款”,这导致自媒体公号文章追求非虚构的风格,成为新闻性非虚构写作兴起的内在原因。

非虚构写作还与社会学、人类学有一定的关系。一些经典的社会学报告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现在看起来都带有非虚构的色彩,如美国机械专家韩丁的《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国社会学家吕途的《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等,都是典型的非虚构作品,呈现出了新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变迁。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人类学所使用的民族志、口述史、田野调查,对非虚构也完全适用。

非虚构写作的伦理问题,主要是写作者与被写作对象的关系,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的遭遇和交流的过程。好的非虚构作品强调的是自我与他者的平等意识和倾听理念,不是先入为主地用自我的理念来讲述他者的故事,而是首先学会倾听,去站在他者的位置上来理解别人的逻辑,进而把自我的认同相对化,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对话,既是为了使他者发出主体性的声音,又是对自我的一次反思。非虚构写作“天然”带有一种平民性和人民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虚构作品经常关注平民、底层和社会边缘群体,非虚构的文化职能是让弱势者变得可见;二是非虚构写作者本身也带有去专业化、去职业化的倾向,如新中国以来特别注意培养工人作家、农民作家,也就是说要让工农兵从被描写对象,变成书写的主体,这种“文化翻身”是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作为支撑的,而美国创意写作也是一种让非职业作者掌握写作方法,先学会用非虚构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总之,非虚构有两种基本的理念,一是平民意识,写普通人,让弱势者发声,二是全民写作,非虚构打破了写作的专业化、圈子化,鼓励非职业作者借非虚构讲述自己的故事。不过,非虚构写作对流量、点击率的追求,造成新闻性非虚构写作有时候为了吸引眼球,也带有猎奇性和揭秘性,这恰好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摘编自张慧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是美国文化和图书分类的两种主要类型,而杜鲁门·卡波特《冷血》被视为美国非虚构文学的发端之作。
B.中国非虚构写作大致集中在文学领域和新闻领域,作者不同,但他们的作品均有对新闻背景的挖掘、自我批判、自我反思。
C.新闻性非虚构写作的兴起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而非虚构文章经常成“爆款”,导致自媒体公号追求非虚构风格。
D.好的非虚构作品注重倾听和对话,强调自我与他者的换位与平等意识,既可以使他者发出主体性声音,又是对自我的一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