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圣诞节来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已经在按照自我特色、精神需要、时代特点、民族思维模式等等,对它进行了“无意的改造”,它与西方侧重家庭团聚和宗教氛围的主旨已相去甚远,成了中国式的狂欢节。在文化大同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的当下,中国不可能再是“原汁原味”的,它必然会容纳很多世界包括西方的文化元素,这也许正是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所在,而打造本土特色的“汉化版洋节日”,也更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存在中独树一帜,傲然挺立。
时下中国,忙碌成为身不由己的发展节奏,不少人内心疲惫、焦虑,压抑,借助节日可以减轻压力,舒缓
情绪、放松身心。而传统节日是家族式和内联试的,多太严肃、封闭。作为舶来品的圣诞节,则是互动式和狂欢式的。圣诞树上灯光闪烁、教堂里共唱颂歌……这些恰恰满足了中国年轻人的“浪漫和轻松饥渴”,洋节日就成了他们的“文化改造对象”,让洋节日和自我精神发展需要完成了亲密对接。
(编自《“汉化版圣诞节”也是文化盛宴》)
材料二
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50后也参与其中。
向大妈是位50后,近几年她也过起了“洋节”。说起过节的初衷,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家庭比较传统,从小到大几乎没互相说过“我爱你’“我想你”这些内麻的话,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少,西方节日强调开放式的情感表达,正好给我们这样的传统中国家庭帝来了一个情感出口。”
如今,中国人物质生活已十分富足,每个家庭都更加关注感情的倾诉和回应,更加关注彼此交流所带来的幸福感,而西方的一些节日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是很传统的中国家庭,我们爱自己的文化,过这祥的节日并不是洋媚外,我们只是想在欢快美好的气段中表达欢快美好的追求罢了,”向大妈说。
(摘编自《含蓄的中国人酱要一个开放的情感平台》)
材料三
我们强调要“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但这并不等于禁止过洋节,两者并非不可并存。其实一味的推崇和一味的抵制都是无意识的体现,而这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才是不恰当的。
年轻人热衷于过平安夜,却并不一定了解西方宗教,更不了解圣诞节的西方文化内涵。他们过圣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捧时尚,结果不明就里地成了推动洋节盛行的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他们是在消费“圣诞节”,不如说是消费一种意义,一种符号。而很多厂家和商家为了谋取商机和赚取利润,利用和鼓噪了“圣诞节”,形成了“节日经济”,它虽然一定程度上成为促进发展的“本土性助推力”,但也在无意和无形中诱导了国人。
(摘编自《该抵制的是圣诞节中的那些无意识》)
材料四
古人根据四季物候的变换,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又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定为“节日”。有民俗专家指出,这些植根于农业社会的节日,无一例外地都贯穿了热爱生命、追求健康、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平安吉祥、爱国崇德等精神追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那么,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好玩起来、更受欢迎?近期有一项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37.7%建议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20.0%认为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15.5%提出要注重节日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李河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这是好事。但是,复兴传统,并不能照搬传统,有一些东西,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适应的是个时代和环境,当时移世易,当初的条件、环境都改变了以后,它要继续传承,透入到人们的生活,就需要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转化其实也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靠某些特定的方法,甚至是行政命令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完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节日怎样更受欢迎》)
【小题1】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到,洋节的流行是外来文化与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多样性现象,这一重合的过程往往会受到自我特色、时代特点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B.材料二表明,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表达情感与收获情感的精神需求,而西方的一些节日则恰恰充当了这种情感传递的平台。
C.材料三中,认为维护传统文化与过洋节日,两者并不冲突。作者并不认同在不了解西方节日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追捧时尚的行为。
D.材料四中传统文化遭遇的现状让人忧心,但作者同时用具体的数据来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保护传统,前景可喜。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当西方节日离开他的文化土壤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它原有的文化内涵就已经消失,我们过的其实是脱离了家庭色彩和宗教氛围的“汉化版洋节日”。
B.材料二中向大妈对于中西方节日态度的一番表述,恰恰证明了传统文化正在被国人一点点淡忘、逐渐走向式微的尴尬境遇。
C.中国的传统节日寄寓了团结和睦、平安吉祥等美好的追求,他的习俗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若想在今天重新焕发生机,传统节日就有与时俱进的必要。
D.如何复兴中华文化传统,李河认为:应该体现时代特点,顺势而变,空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明方法、定政策,将行动落到实处。
E. 西方的一些节日,突出了互动,开放好玩儿有趣的特效,而这正好也能给传统节日,一个取长补短的借鉴,我们要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小题3】我们不该一味抵制西方节日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1-18 04:0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10 月 2 日17时 30分,2017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诺贝尔委员会将此奖项颁发给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们在生物节律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评奖委员会说,人们过去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物都有内在的生物钟,但其中原理却长期不清楚。这些科学家以果蝇为对象,分离出能够控制昼夜节律的基因,并在分子层面揭示了相关蛋白质的工作机制。
(新华社-新华网)
材料二:
在他们之前,西摩·本泽曾在果蝇身上发现一个基因,它经过变异,可以将果蝇的生物钟调快、调慢,甚至关闭。虽然这未解释生物钟如何运作,但已踏出关键的一步。在西摩启发下,本届诺贝尔奖三位获奖者利用基因变异的果蝇,做了一些开创性实验。他们的研究在1984年取得第一个突破:他们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就会被改变,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period gene,简称“the per”)。这个发现向人们揭示出天然生物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在此基础之上,霍尔和罗斯巴什有了第二个突破。他们发现果蝇脑内周期基因的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水平呈昼夜节律性变动──它们在早晨浓度较低,而夜晚浓度升高。之后,三位科学家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更多与生物钟有关的基因,并研究出他们的产生、运作机制,了解这些基因的核糖核酸(mRNA)及蛋白是怎样控制昼夜节律的。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控制果蝇昼夜节律的机制,也适用于其他生物,包括人类。霍尔激动地表示,有些人曾经对基因研究嗤之以鼻。他说,过去有些哺乳动物学家试图找出哺乳动物生物钟运作机制,但一无所获。“九十年代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没人尝试从基因变异角度研究哺乳动物生物节律,他们甚至在公开会议上拿它开玩笑!他们觉得从基因角度出发是愚蠢的,不会有任何发现。”事实证明,基因对生物行为影响巨大。罗斯巴什表示,虽然目前他们的研究尚不能解决人们睡眠节奏遗传病或需倒时差等问题,“但相信建立在现有基础上,这些问题都将解决,或许不是现在,不是我们,但相信将来会有突破。”
材料三:
生物节律是什么呢?说得通俗点,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比如我们人类以及很多其他动物的睡眠控制就与体内的生物节律有关系。有意思的是,生物节律并不是高等动物才有的什么高级功能,几乎所有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甚至是单细胞的细菌,都有着生物节律性。生物节律系统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魔法般的存在。试想一下,仅仅依靠基因与蛋白质这样的生物材料,大自然竟然搭建出了一个如同钟表一样准确的计时系统,而且还是光控可调的,自稳抗干扰的。发现这一系统背后奥秘的人,获得诺奖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或许,这样一个神奇的系统又会像眼睛或鞭毛一样,让神创论者或设计论者拿来当作可以依赖的“证据”。但实际上,这恰恰是进化的结果。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们都是进化的产物,而进化的目的——如果说真有什么目的的话——都是为了让他们尽可能地去适应自己的环境。而地球自转所导致的24小时的昼夜更替,恰恰是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在内的所有生物都要去面对的一种“环境”因素。
不过,生物节律也并不都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比如筑造出了巨大珊瑚礁的小小珊瑚虫,他们排卵排精的时间非常精确,总是在月圆之夜的同一时间开始,于是能看到珊瑚礁附近像雪一样飘向海面的珊瑚卵,场面蔚为壮观。这种精确性是为了确保了受精的高成功率,而其背后的机制同样与生物节律有关。这套机制同样靠两种基因配合完成,其蛋白产物水平会随着时间周期性波动。只不过,它感受的主要是月光,只有在月光最强的时候,才会开启引发排卵排精行为的基因。
凡是有机会在月圆之夜看到珊瑚礁潜水,见识过珊瑚排卵排精的壮观场景的人,无不感慨于自然的伟大。其实,当我们熬夜犯困、瞌睡连连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同样的伟大机制在发挥功能呢?今天获得诺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人类引领进入了生物节律研究的大门,而门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未知等待着后来者的探索。
(摘自《中国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材料二我们了解到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基因变异的果蝇做实验,发现了哺乳动物昼夜节律性变动的规律。
B. 果蝇脑内周期基因的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水平呈昼夜节律性变动规律揭示了人们为何想在晚上睡觉。
C. 通过材料二可知,在未来,只有通过生物节律系统,人们才能解决睡眠节奏遗传病或需倒时差等问题。
D. 霍尔和罗斯巴什研究出控制果蝇昼夜节律的机制后认为其不仅适用于动植物、也适用于人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
A.生物节律是受环境因素决定,依靠周期基因和蛋白质来起作用的有规律的工作机制。
B.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分离出能够控制昼夜节律的基因,并在分子层面揭示了相关蛋白质的工作机制。
C.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有生物节律系统,这是它们进化的产物。但不是所有的生物节律都以24小时为周期,为了适应环境的需求,它们会重新定义自身的周期系统。
D.珊瑚虫的排卵排精在月圆之夜的同一时间开始,这种精确性是确保了受精的高成功率,其背后的机制同样与生物节律有关。这种机制受两种基因配合,受月光强度统一指挥。
E. 通过生物钟内在机制的研究,使我们对动、植物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和代谢机制等都与其息息相关,生物钟的紊乱会直接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小题3】结合所给材料,分析生物节律系统有哪些主要特性?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AA级和A级两个技术等级。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A级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摘编自360百科、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中、外有机食品市场状况对比分析

 

种类

食品市场份额

进出口

销售渠道

监管与认证

国外

原产品

加工品

较大

进口

出口

农户直销、联销专卖店、超市

监管机构健全、认证制度严格

中国

原产品

极小

进口

大型超市为主

有监管机构、缺乏认证制度

 

(摘编自《2015年我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015年7月)

材料三:

10月30日,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进入第二天,西安市曲江会展中心的A、B3、B4三个展馆人头攒动,西安展团农产品上贴着的“二维码”信息,让许多人对绿色食品有了新的认识,只需扫一下,便可知道农产品的身份信息。

“葡萄在离开园区时使进行了检验检测,数据就写入了监管平台,通过二维码方便消费者查询。对企业来说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这个小小的贴标却起到了防伪的大作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西安荣华农业一位负责人说。

(摘编自赵辉《陕西:绿色农产品也有“户口簿”》,2015年11月2日《西安晚报》)

材料四:

绿色、有机农产品颇受市场追捧。绿色食品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出10%至30%,有机农产品要高出50%以上。表面上看,这样的价格很合适,但绿色农产品的成本比普通农产品高不少,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更是普通农产品的两倍以上。

一些农企意识到品牌是让绿色农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着手打造绿色产品流通渠道。进入超市为打造品牌的第一步,但超市设置了各种进场门槛,这些费用让企业吃不消。为了破解进入超市不盈利的局面,很多电商企业应运而生。“我们通过互联网让农民的生产过程透明化,以此重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阿卡农庄总裁江宇虹说,农庄将客户锁定为中高端消费者,采用预付费种植方式,实现了以销定产。目前,700家绿色食品企业已进驻工行融e购,在线销售额近9000万元;中绿生活网对接企业1000家,签约额达3500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进入阿里和京东平台的农户数量更多。绿色、有机食品行业未来会成为食品行业中的朝阳行业。

(摘编自乔金亮《如何让绿色农产品叫好又叫座》,2017年7月4日《经济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B.BC.CD.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看,所有的有机食品全都属于绿色食品范畴,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B.有机食品是一种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它和其他绿色食品的区别是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生产资料。
C.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污染更少,比普通食品营养价值更高,并且更安全。
D.有机食品受到市场认可,但仍存在生产成本高、品牌意识缺乏、产品利润低、消费者信任不足等问题。
【小题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你认为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行业如何才能更好发展?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凡是足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均可认为属于人工智能范畴。人工智能作为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创造新的强大引擎,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作为引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辰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买成为重要经济層长点,帮助改善民生;到2025年实现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2030年,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2014~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预测

(摘编自《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概况及产业规模分析》)
材料二:
在研发人工智能的技术竞赛中,美国和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合作。
就目前来看,中国将成为人工智能强国,因为它拥有最高层政府明确的国家战略,政府为人工智能研发及实施投入了大量资金。CB风险投资公司发布的报告认为,2017年有48%的全球人工智能投资涌入中国初创企业,2016年这一比例只有11%,而美国在207年的占比为38%。
中国拥有大量消费者数据,这是人工智能开发的生命线。谷歌大中华区前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就是新石油中国将成为新的沙特阿拉伯。”
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建设及使用相关基础设施(例如智能汽车使用的智能道路),关注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
而另一方面美国拥有全球顶级人工智能研究和教育机构,还拥有极为多样化的人工智能人才库及多样化人口。多样化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非常重要。拥有全球多样化人工智能人才让美国在开发可全球应用的强大人工智能算法方面获得了巨大优势。同样的,美国多样化人口产生的数据对于培训适用于全球的人工智能算法来说也是无价之宝。
(摘编自《中美AI技术研发应取长补短》,2018年10月23日《参考消息》)
材料三:
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县。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又工智能安企评估和管拉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摘编自《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201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泛指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方面的功能,可以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
B.根据材料一的图表可知中国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但2018年之后其产业规模的增长率会有所下降。
C.从CB风险投资公司发布的报告看,2017年,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及实施上投入的资金量要比美国高出很多。
D.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已界定的“智能”概念的范畴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内都属于人类工具。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可以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B.在研发人工智能的技术竞赛中,美国相较于中国的优势就是在开发可全球应用的强大人工智能算法方面拥有多样化的人工智能人才。
C.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更加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坚信人类存在人工智能才有价值。
D.专家建议给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这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会有与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中国会成为人工智能强国的原因以及目前人工智能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为什么要重新评价冯梦龙?

冯梦龙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家,但     。在明清文人眼中,他那些优秀的话本小说、传奇戏曲等俗文学作品,根本不算文学,更不能登大雅之堂。“五四运动”后,冯梦龙的通俗文学受到肯定,但总体评价依然不高。

②很多人看到冯梦龙的小说中有一些忠孝节义的说教,就认为他宣扬封建思想了,这种评价方法并不合理。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在他的小说《人间喜剧》中却表现出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文学不是科学,它有其特殊的表现内容——感情。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说:“艺术是交流感情的工具,艺术的主要特性是艺术家所体验过的感情。”实际上,感情中包含着思想倾向。感情和情绪不同,例如“喜”这种情堵,可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种感情:喜爱读书、喜爱赌博……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感情.然而,它们都是一种情绪——“喜”。由此可见,情绪是共性、抽象的,但是感情离不开它的对象,是具体的。具体的感情是主客观的统一,它包含着思想,却又大于思想,是艺术的特殊内容。我们评论作品,应该主要看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感情。这当然不是不管思想性,只是不要只看某些言论中的抽象思想。

③冯梦龙在小说中写了许多爱情的悲喜剧,描写美好的、平等的爱情。“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特别是着眼封建社会中最受压迫的下层妇女,描摹她们对爱情幸福的向往、对丑恶现实的抗争,都写得可歌可泣,令人动容。为什么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比如杜十娘、白娘子、金玉奴、闻淑英、李瑶琴、玉堂春等等,在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如此吸引着历代艺术家和广大观众?就是由于这些艺术形象体现了纯真的人性美,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在文学史上,这样的作家、作品只是凤毛麟角。

那该如何看待作品中关于忠孝节义的说教呢?在古代,忠君和爱国是一致的,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古人;否则,一些最伟大的作家,如屈原、杜甫等等这些忠君的作家,都成了宣扬封建思想的了。而且,冯梦龙在作品中宣扬的忠孝节义,并不是正统的愚忠愚孝,和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更是对立的。比如其作品中,常有肯定爱情自由和主张寡妇改嫁的情节,这显然与封建传统的贞洁守节思想不同。

⑤我们还应辩证地理解忠孝节义。在忠孝节义的传统道德中,固然有封建的思想,但也有不少属于广大人民的朴素道德观。忠,是讲对人对事忠诚无欺、忠实可靠;孝,是尊老爱老的生活原则;节义思想,是爱国气节、为人的骨气——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

⑥事实上,他的小说中有大量反映官府草菅人命、贪污腐败、外寇为患、内贼抢掠、民不聊生等种种社会矛盾的作品,其矛头有时达到封建王朝的最高层,把过去烜赫一时的一些帝王将相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使他们恶有恶报,大快人心。如《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用“阳间不如阴间清明”的魔幻手法,让一个自称“我若作阎王,世事皆更正”的秀才,在阴司做了六个时辰的阎罗王,查阅了汉初的四卷档案,把刘邦大杀忠臣、恩将仇报等等罪行,一一做了审判,还历史以公道,巧妙地讽刺和抨击了黑暗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⑦还有人认为冯梦龙的小说在技巧上还比较粗糙,艺术性不强,所以成就不高。什么是艺术性呢?现在的许多文艺理论与批评文章,往往教条式地照搬一种固定的所谓艺术标准,一谈艺术性就讲结构、线条、节奏、音韵等等形式上的问题,然而艺术价值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打动人心的的表现力。鲁迅对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世态物情之高妙评价甚高,大段引用《陈多寿生死夫妻》原文,说他“不务装点而情态反如画”。他的小说中有许多鲜明生动、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艺术感染力很强,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1735年巴黎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中就以英文翻译了两篇冯梦龙的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和《吕大郎还金完骨肉》。19世纪以后,又有五十多篇小说被译为英文,二十四篇译为法文。此外,日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等文字的译本也很多。

⑧1929年的英译《醒世恒言》五篇,被称为“中国的《十日谈》”。就反映现实、倡真反伪、吸收民间口语等方面,这些小说和《十日谈》确有相似之处。可是,为什么冯梦龙没有取得《十日谈》作者薄伽丘那样显赫的世界地位呢?潜明兹教授说:“薄伽丘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而冯梦龙却没有迎来一个新世界。因此‘三言’便没有取得《十日谈》那样令人瞩目的世界地位。这究竟是历史的过错,还是冯梦龙本人的失误,抑或是前者决定了后者?”她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当时资本主义不如欧洲发达这个社会原因起了决定作用;从文化巨人的实质上看,他们二人是一样的。关键是人们受既有文学观念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冯梦龙的伟大贡献。更新文学观念,改变文学评价的方法,也许就是我们今天研究冯梦龙的现实意义之一。

(有删改)

【小题1】第①段“但”字之后的空格中应填入的一项是(    )。
A.其文学地位并没有一开始就得到恰当的评价。
B.其文学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恰当的评价。
C.其文学作品并没有一开始就得到恰当的评价。
D.其文学作品一直没有得到恰当的评价。
【小题2】第②段画线词语“说教”在文中的意思是
【小题3】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小题4】对第⑥段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用五个四字短语,突出冯梦龙的小说揭示社会矛盾之多之重。
B.“矛头”一语暗含比喻,形象地表明冯梦龙的小说极具讽刺性。
C.“真是大快人心”句式简短有力,表现出对冯梦龙的批判锋芒的赞叹。
D.以《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为例证明冯梦龙憎恶封建统治者,令人信服。
【小题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
A.永恒的艺术形象都具有纯真的人性美。
B.古代作家都会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观。
C.能打动人心的必定是艺术性强的作品。
D.深入研究冯梦龙后必会更新文学观念。
【小题6】综观全文,概述作者文学评价的方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肆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柬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小题1】在作者看来,求学者应当有怎样的“宗旨”?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宗旨”?
【小题2】作者在文中批评了哪些不正确的求学“宗旨”?他认为求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小题3】如何理解“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
【小题4】本文是作者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演说词,可为什么主体部分是对学生谆谆教诲与向学生提出建议和希望?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