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0-23 09:1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枯叶蝶的体型、颜色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B.绿色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同类题2
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雷鸟冬天换上以白色为主的羽毛,以逃避敌害。有一年,冬季天气特别暖和,迟迟不下雪,结果雷鸟减少了许多,与这有关的生物学现象为( )
①警戒色②拟态③保护色④适应⑤适应的相对性 ⑥竞争
A.①④
B.③⑥
C.③⑤
D.②③
同类题3
下图为奉化市某湖泊近一百年来每一个月的平均水位变化图,具有下列何种演化适应的鱼类最有可能终年在此环境生存()
A.需较深的池水生活环境
B.具有流线型身体能快速游动
C.在浅水的下层泥泞中仍能存活
D.在环境恶劣时具有改变性别的能力
同类题4
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身,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有变化时,如金小峰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何种现象体现同一原理()
A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
A.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B.雷鸟在降雪前换上白色的羽毛
C.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同类题5
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目前水生生物生存空间被大量挤占,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罪魁是污染,同时,人们过度捕捞,超密度养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可见
A.人改造自然物要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为基础
B.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C.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的发展只有消极的影响
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不可能做到的
相关知识点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生态系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