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2004年1月,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规划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我国正式开展探月研究,可以追溯到1994年,那时我国科学家开始进行探月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0年11月,我国政府省次公布航天白成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次年11月12日,我国发布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次年4月1日,嫦娥二号实现了六大工程目标和4项科学探测任务;2012年4月,嫦娥二号完成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一个完整周期的飞行探测,成功绕飞L2点。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
(摘编自《飞越38万公里去“看”你》中国青年报,2019年1月7日)
材料二:
我是嫦娥四号,20多天前,我从地球出发,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之旅。如今,我成功“站”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内。
从距离月面几十公里的高度最终着陆,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好在,我的“师父”、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科研人员给我装了4条强健有力的“腿”。我这4条腿,学名叫“着陆缓冲机构”。它们可以利用缓冲功能,将我着陆月面瞬间所产生的冲击有效吸收,以防着陆冲击对我的身体和身上安装的重要仪器设备造成伤害。
当然,只有这些还不够,“师父”还在我的腿里配备了两个秘密武器。第一个是大脚掌,它和你们人类的脚掌完全不同,圆形,像脸盆,大小则是普通人脚长的两倍。
至于第二个秘密武器,就是主腿和副腿。我的4条腿,每一条还都包含1条主腿和2条副腿。着陆前,副腿推着主腿向外侧展开,锁定在规定角度;主腿负责在着陆时安全支撑、吸收冲击力。当然,作为嫦娥家族一员的我,可不想为了一些数据达标而牺牲美貌,长个“罗圈腿”或者“长短腿”。“师父”说,我这两种腿的尺寸,都有着很高的精度要求,他们为我打造又直又等长的腿。
(摘编自邱晨辉《嫦娥四号再自述:第一“站”的秘密》中国青年报,2019年1月7日)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点: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搭建起通信桥梁的中继星“鹊桥”发挥了关键作用。
“鹊桥”于2018年5月21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鹊桥”运行的轨道非常特殊,环绕地月第二拉格朗日(L2)点。“鹊桥”总设计师张立华说,在地月L2点上,地球、月球对卫星的引力与卫星沿轨道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刚好达到了平衡。中继星采用了绕地月L2点的Halo轨道(晕轨道),只需消耗很少的推进剂就能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他介绍,美国深空探测专家罗伯特·法库在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提出Halo轨道以及通过中继星实现与月球背面探测器通信的设想,并建议后续的阿波罗任务可以考虑到月球背面去,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是中国人把他的想法给实现了。
张立华说,研制团队从2015年年底接到任务,在短短30个月内按期实现了发射,加班加点是常事,最后半年没有休过一个周末。
(摘编自《“嫦娥四号”成功落月,“鹊桥”搭通信桥梁功不可没》新华社,2019年1月9日)
材料四:
2018年世界航天器发射情况
国家/地区
| 发射次数
| 航天器
|
|
| 通信卫星
| 导航卫星
| 遥感卫星
| 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 空间/探测器
| 载人及货运航天器
| 总数
|
中国
| 39
| 4
| 18
| 37
| 32
| 4
| 0
| 95
|
美国
| 34
| 41
| 1
| 86
| 74
| 4
| 5
| 211
|
俄罗斯
| 20
| 5
| 2
| 6
| 4
| 0
| 7
| 24
|
欧洲
| 8
| 15
| 4
| 12
| 24
| 1
| 0
| 56
|
印度
| 7
| 4
| 1
| 3
| 2
| 0
| 0
| 10
|
日本
| 6
| 1
| 0
| 5
| 7
| 1
| 1
| 15
|
其他
| 0
| 7
| 0
| 12
| 31
| 0
| 0
| 50
|
合计
| 114
| 77
| 26
| 161
| 174
| 10
| 13
| 461
|
(摘编自《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8)》)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于1994年,之后发射的嫦娥一号至三号开展了相应的月球探测研究活动,为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打下了基础。 |
B.嫦娥四号能够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带有“着陆缓冲机构”的四条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条腿都有着脸盆状的脚掌和1条主腿、2条副腿。 |
C.作为通信中继星的“鹊桥”选择在地月L2点的Halo轨道环绕,根本原因是只需消耗很少的推进剂,并且能达到长期稳定运行的良好效果。 |
D.2018年中国航天在世界航天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成就,具体表现为航天发射次数居世界第一、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等。 |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人也曾提出过中继星和登陆月球背面的想法,但只有嫦娥四号实现了月球背面着陆,可见在月球背面着陆的难度比正面着陆大得多。 |
B.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科研人员为了美观好看,也牺牲了一些数据指标,从而为嫦娥四号配备了四个又直又等长的“着陆缓冲机构”的装置。 |
C.中国先发射的鹊桥卫星到指定轨道,为后续嫦娥四号探月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服务;之后嫦娥四号发射,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开始巡视探测活动。 |
D.面对航天发射次数世界第一的成绩,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位居第二的美国与我们的差距不大,且美国的航天器发射数量是我们的一倍多。 |
【小题3】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