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吾厉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选自曹操的《遗令》
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易中天先生
结合曹操的遗言,探究易中天所说的曹操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7 07:0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全球能源正在进衧第三次转型。此前,第一次是媒炭取代木材成为主导能源,第二次是油气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能源转型处于初期。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并将取代化石能源成为主要能源。IEA预计,到2030年前后,可再生能源将超越燃煤发电,成为全球最大电力;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所有新增发电容量的一半以上。
以建立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体系为目标。当前的能源转型源于对高碳能源使用后果的科学认识以及低碳能源利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自觉行动加上科学技术 进步构成推动第三次能源转型的基础。传统的能源消费正在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合作共赢、政策引导是当前能源转型的重要特征。能源转型所要解决的资源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全球牲问题,仅依靠少数国家不能取得明显效果,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实现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是科技进步推动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正在进行的能源转型虽然政策引导的作用突出,但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根本力量仍是科学技术。
《世界能源新变化》
材料二 :
2000年——2014年,中国煤炭需求年均增长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需求国。但是,随着减少碳排放意识的日益增强,煤炭将逐渐被天然气等更加清洁的能源所替代。页岩气在全球的大规模推广也使得天然气价格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当今世界能源格局的三个特点》)
材料三:
世界能源格局走向三个趋势:
能源供给遂步呈现出扁平化、离散化的发展趋势。过去几十年,全球能源一直被少数国家的少数寡头企业所垄断。以页岩油气、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技术能源终结了这一局面。“分布式”取代了“集中式”,“矩阵式”取代了“单点式”。随着能源企业的轻量化、区域化,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逐步呈现出扁平化、离散化的特点。
能源格局变迁,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供给西进”和“需求东移”大背景下,美欧国家在供给侧的话语权显著增强。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在需求侧的话语权也显著增强。美国将进一步摆脱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但对新兴国家而言,中东地区的供给优势可能成为与西方谈判的重要筹码,其战略意义反而增强。
能源价格低迷,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能源产品的大宗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使得其对全球经济波动起到重要的传导作用。在价格下跌之初,多数经济学者预测下跌虽然会损害能源输出国的投资和就业,但同时也将增加进口国民众收入,从而扩大消费,并通过国际贸易途径抵消油价下跌的负面影响。此外,能源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通缩风险正随着新兴市场风险的加剧而逐步加强,并可能借助能源产品极高的流动性向全球扩散。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6》)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能源先后经历了由煤炭取代木材和由油气取代煤炭的第一二次转型,现在正处于由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为重要内容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期。
B.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已成为全球趋势,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所有新增能源的50%以上。
C.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需求国,但是据有机构预测到2040年中国将超过加拿大成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从而大大减少碳的排放。
D.能源的属性决定了其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能源价格的下跌对输出国和进口国均会产生影响,甚至能源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通缩风险可能会扩散到全球。
【小题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人类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能源利用技术上的快速发展,是第三次能源转型能够成功的必备条件。
B.全球能源的第三次转型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合作机制,因为能源转型所要解决的资源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和安全问题关涉全球。
C.全球能源的第三次转型,将打破寡头企业垄断能源的局面,促进能源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逐步呈现出扁平化、离散化特点。
D.第三次能源转型必然导致能源格局的变迁,像富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将被削弱,而美国这样的科技大国的话语权将更加突出。
E. 能源转型是全球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位,并努力携手,形成全球合作机制, 能源转型才能真正实现,因为各国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根本力量。
【小题3】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回答,如何才能实能源的第三次转型?并以中国为例谈谈能源大国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5G通信助力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首要任务是达成其他无线通信方式所不能达到的高性能指标,使5G通信“三高两低”的特点成为现实并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所用。提升“三高两低”相关性能的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被统称为性能增强技术。

在性能增强技术中,某些技术有的被广泛研究讨论并且已经比较成熟,成为了5G必备的标准技术,可以被称为5G的原理性技术,如2毫米波通信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和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有的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但还有技术瓶颈尚未有统一定论,例如全双工技术中有消除自干扰的问题、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如何降低信号干扰的问题等。

性能增强技术的范围非常广泛,其原理也非常多样化。对泛在电力物联网来说,这些技术是网络通信层面的相对底层的技术,电网运营商仅仅是这些技术的使用者而很少参与细节的设计,并且电网运营商更希望的是成为通信网络的掌控者,对如何实现5G特点的技术关注较少。

(摘编自《5G通信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融合:应用分析与研究展望》)

材料二:

5G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四大方面的变化:频段和组网变得越来越复杂、新技术带来OPEX不断攀升、业务多样性带来管理的复杂性、端到端网络云化。由于这些变化的存在,导致了今后5G的岗位需求发生了变化。从广义上来讲,除了传统技术能力要求之外,今后的5G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综合能力呢?

第一是基础能力。要具备移动通信的底层技能,包括像无线通信的原理,信令协议。第二是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能力。我们要求5G工程师会负责站点的规划设计,包括组网规划设计以及参数的规划设计。第三是网络的云化能力。包括核心网的NFV技术,传输的SDN技术,以及我们无线CloudRAN技术。第四是大数据和AI技术。这就要求今后的网络工程师,必须要具备智能化的自动化的思维,要掌握数据的清洗和挖掘、数据的分析建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甚至包括编程。最后是行业解决方案能力。从长远来看,今后的5G人才要能够熟悉整个需求调研的一个过程,能够对不同的垂直行业做相应的需求调研分析,并且根据客户的需求去设计整个方案架构,最终完成解决方案的开发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上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可能是未来5G人才综合能力要求。

(摘编自《未来5G人才综合能力要求是什么?》,《电子科技网》2018年9月21日)

材料三:

3月7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三大运营商相关人士处获悉,在“两会”期间,三家运营商就架设5G网络和实施通信服务保障做了诸多准备工作。

据中国移动方面介绍,从接到5G网络覆盖的需求开始,中国移动在36小时内完成了北京铁道大厦两处5G微蜂窝基站建设。架设的5G网络能够有效支撑大屏高清信号编码回传和新媒体手机实时直播的需要。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国家博物馆顶层架设了外景摄像机位,通过中国联通的5G网络,可以将4K画面实时回传到展示大屏上;而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部长通道”首次进行5G+VR直播。中国电信方面也表示,3月1日,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完成了人民大会堂等两会重点区域的5G网络覆盖及优化,为两会通信服务保障工作增加了强有力网络技术支撑。

通信专家张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5G网络在全国两会大放异彩,既是对5G应用的一次演练,也是对5G网络的普及宣传,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5G元年正式到来。

(摘编自《两会5G技术大放异彩 全新5G元年正式到来》,《国际金融网》2019年3月11日)

【小题1】下列关于5G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通信“三高两低”的特点成为现实并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所运用,这是其他无线通信方式所不能达到的高性能指标。
B.5G的原理性技术如大规模MIMO技术和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已被广泛研究讨论并且已经较为成熟,成为了5G必备的标准技术。
C.5G时代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就是指基础能力、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网络云化能力、大数据和AI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这五项能力。
D.5G网络在两会期间大放异彩,三大运营商为两会通信服务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意味着5G元年正式到来。
【小题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网运营商是以提升5G“三高两低”性能为特点的性能增强技术的使用者,他们希望成为通信网络的掌控者,可他们很少参与细节的设计。
B.两会期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架设的5G网络有效支撑了实时传播的需要,而中国电信完成的5G网络覆盖及优化,也保障了通信服务。
C.从长远来看,5G人才在解决行业方案方面需要熟悉整个调研过程,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设计好整体方案框架并完成相关开发工作。
D.5G通信、5G网络虽已有了成功运作的范例,但真正实现落地生根还需相关技术的支撑,以及专业人才的配合,5G发展任重而道远。
【小题3】我们应该为“5G”的到来做哪些准备?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