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鲸鱼用“方言”说话
今年公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鲸鱼的交流语言比人们原以为得更加完善丰富。鲸鱼的声音指令广泛,例如呼唤它们年幼的孩子、寻求可能的配偶,甚至表达情感,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研究人员已经识别出了驼背鲸的622种社交声音,他们的报告在夏威夷召开的美国声学学会和日本声学学会联席会议上公开。  
鲸鱼的社交声音短暂,并不是一个模式,与它们的冗长、复杂的“歌声”截然不同。这项研究为鲸鱼会用比人们预想的更有意义的语言表达自己增加了证据。昆士兰大学兽医学院丽贝卡·杜洛普负责这项研究工作,她说:“我不是说这是一种语言,因为,鲸鱼不会像人类一样有规律地将声音连在一起,就像将单词连在一起组成句子一样。它更像是一个简单的词汇。”科学家对沿着澳大利亚海岸迁徙的60只鲸鱼进行了跟踪研究。使用静音水听器阵列的传感装置检测音波,而后,将听到的声音与鲸的各种活动和背景联系起来。  
他们识别出了622种不同的声音,分为35种基本类型。其中包括雌性鲸发出的“沃普斯”声音,雄性鲸发出的“斯沃普斯”声音,鱼群分开时发出的“亚普斯”声音,以及表达生气的高叫声。除发声之外,研究人员发现,鲸还会用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如破水而出,用尾部拍击海水,在水下吹泡泡等。鲸以冗长而复杂的“歌声”出名,但是,有时,它们也会将短的声音单元一个个吐出,而不是用唱的方式,尤其是雄性鲸想要追求配偶的时候经常会这样。杜洛普说:“歌声是一种高声广播的信号,两只鲸同时唱歌就一定会把听者弄糊涂。如果它想要引起异性的注意,又不想让它的信号被别的‘歌者’给搅混,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会使用声音单元,可能会好点。”她认为,鲸鱼喜欢使用声音表达自己的一个原因是,在水中声音的传播好于光的传播,所以,对于鲸来说,视觉没有听觉重要。科内尔大学生物声学研究项目对脊美鲸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研究组指导克里斯多佛·克拉克表示,在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理解鲸的发声的时候,人类也在不断创造着更多的海洋噪音,如海运、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水下娱乐交通等,我们的行为经常阻碍鲸鱼的交流。他说:“很多鲸的觅食地点非常传统,而且它们习惯沿浅海岸迁徙,现在,这些地方已经变得噪音最大,最拥塞,与一个世纪前相比,今天鲸能够交流听到声音的洋区已经缩减到一个小面积而已。”
【小题1】下列关于鲸的“方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种比喻说法,是指鲸鱼用于社交的声音,与它们冗长、复杂的“歌声”截然不同。
B.这种社交声音很短暂,并不是一个模式,鲸用“方言”说话时不能将这种社交声音有规律地连在一起。
C.鲸的“方言”有622种不同的声音,它们用“方言”呼唤孩子、寻求配偶,甚至表达情感 。
D.鲸的“方言”实质上像一个简单的词汇,鲸鱼喜欢使用这种声音表达自己的原因之一是在水中声音的传播好于光的传播。
【小题2】下列说法与文章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鲸虽然会用肢体语言传递信息,但它们更喜欢使用声音表达自己。
B.科学家使用静音水听器陈列的传感装置,就是为了研究 鲸的声音与鲸的各种活动和背景的关系。
C.鲸鱼会用比人们预想的更有意义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鲸鱼的社交声音的研究为此增加了证据。
D.鲸鱼有时会将短的声音单元一个个吐出,而不是用唱的方式,是因为不想让它的信号被别的“歌者”给搅混。
【小题3】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7-05 12:30: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常人交朋友,都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不一定是小人那种急功近利的目的,也许只是觉得人生在世,不能没有三五友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朋友,就无法自立于人世,也无法做人。所以,就大多数人而言,都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寻找和结交朋友。大体上说来,这些目的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为了事业,或是寻找事业上的参谋者,或是寻找事业上的合作者,如古代大政治家的广纳天下之士”,或学者诗人的“四方寻师访友”,都属于此类。一类是为了生活,比如工作上有个方便、生活上有个照顾、在遇到紧急情况和特殊困难时有个帮衬,这些都需要朋友,否则便寸步难行,投靠无门。还有一类是为了心灵的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这些情感都需要与他人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这些遭遇都需要向他人倾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这些隐私有时也需要向一两个人透露,否则憋在心里会生病的。但是,自己的家人、亲人并非都能充当交流、倾诉和透露的对象。比如夫妻感情不和,就不能向丈夫或妻子倾诉。又比如初恋的秘密,有时就不能向父母透露。这就需要朋友,以便把一些不能对父母、亲人讲的话讲出来。中国传统文化把“朋友”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一起列为最重要的五种伦理关系,称为“五伦”,不能不说有其独到精辟之处。
(节选自易中天《交友之态》)
【小题1】根据文中画线句,举出“大政治家”或“学者诗人”中的一例,略作阐述。
【小题2】中国传统文化将“朋友”列为“五伦”之一,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是有其精辟之处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颜福庆:一生为了中国医学现代化
颜福庆出生于上海一基督教牧师之家,少年时代便立志学医,悬壶济世。1909年,年仅二十七岁的颜福庆成为耶鲁第一个获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
回国后,颜福庆应聘为长沙雅礼医院的医生,他常常免费为穷苦百姓看病。他常说:“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能为我的同胞服务,这太令人激动了。”然而当时的医院主要是由国外传教机构开办的,颜福庆目睹外国同事高高在上,用偏执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人,深感依靠外国人只能让人摆布,于是下决心创办独立医学院。1914年在长沙,他创建了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地区教学机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5年,他与美国医生胡美合作,在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医学院——湘雅医学院,湘雅的成功确立了他在以西方人为主的中国医务界的地位,也为他十多年后打造中国独立的医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1927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由外国人管理的我国医学最高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也很受冲击,为此,董事会决定将学校逐步移交给中国人。在人选确定上,他们把眼光锁定在了湘雅的颜福庆身上,委任他为协和副院长。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中国人,在协和医学院的历史上是转折性的事件。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即后来的中央大学),其中,医学院设于上海。当时医学院只有8位教师、29名转校生,规模和师资远不及医学传教机构在华创办的学府,前景不明。然而,颜福庆还是毫不犹豫地离开协和高级管理层,回到上海与医务界同仁共同组建中国自己的西医学院。
由于颜福庆教授的到来,中央大学医学院像一块磁铁,吸引了一批优秀师资。然而,学院创办所需资源实在太多,颜福庆为此费尽周折。他首先说服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颜惠庆将上海红十字会医院提供给医学院充任教学医院,再鼓动校友叶子衡捐出名噪一时的叶家花园,改建成上海第一所肺结核医疗院,此后该疗养院成了医学院第二所教学医院。接着他又为筹募基金,扩展土地成立了上海医事事业董事会。财政部长孔祥熙任董事长,中央经济委员会常委宋子文、教育部长朱家骅等均在其间,董事会的成立更好地保障了医学院的有效运行与监管。在学生培养方面,他建立专任医师制度和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制度,使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培养和训练。在颜福庆的努力之下,中央大学医学院经短短的三四年初创期就获得极高的评价。1930年,国联卫生部派费伯来华考察医学教育,发表了著名的《费伯报告》,中央大学医学院被认为是全国最好的国立医学院,与北方的协和、中南的湘雅鼎足而三。1932年,医学院从中央大学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国立上海医学院,后以上海医学院为中心组成了上海医事中心,上海医事中心最终开创了中国独立的医学事业,是颜福庆对中国医学现代化的一大贡献。
颜福庆设计的独立医学,就是让中国人拥有医学科学传播自主权,就是要掌握话语权,但独立不是孤立。他不只一次表示,日本的医学模式是可资借鉴的,并建议中央政府仿照日本模式建立国家医学教育模式。上海医学院创办伊始,他便聘请德国留学生谷境沂担任教务处长,将德国医学中注重基础研究、严谨求实的传统注入医学院的教学中,“严谨求实”的学风日后成为上海医学院区别其他医学校的标志。
虽然一直忙于医学院的创办,但颜福庆始终不忘医生天职。还在湘雅医学院任职时,他曾深入一百五十米下的煤矿竖井,追踪疾病的感染源。他写的《江西安源萍乡煤矿钩虫病感染报告》和《江西安源萍乡煤矿钩虫病感染的控制》两篇论文成为中国工业卫生史上开拓性的杰作。到上海后,颜福庆又亲自组建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努力推进中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发展。1928年吴淞卫生公所建立,他调动得力的教师参与,实行医教研三结合,并要求每个医学生必须像对临床各科一样,到卫生实验区轮转实习。经过几年的努力,模范区的卫生状况大大改善,成为国内的样板。
颜福庆教授潜心医学,行医七十载,办医院为的是治病救人;办医学院为的是培养治病救人的医生,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他倾其毕生精力,为我国医学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谓“正谊明道,名垂千古”,当之而无愧。
(摘编自高晞《颜福庆:一生为了医学现代化》、李金钟《颜福庆:中国西医学界泰斗》等)
【小题1】下列属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创建成功的原因的一项是
A.颜福庆毫不犹豫地离开协和高级管理层回到上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
B.颜福庆成立了事业董事会,借此筹集资金、扩展土地,更好地保障了医学院的有效运行与监管。
C.颜福庆建立专任医师制度和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制度,使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培养和训练。
D.颜福庆到上海后亲自组建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努力推进中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发展。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颜福庆是耶鲁大学第一个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这是他日后成功开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和湘雅医学院的重要原因。
B.协和把重任交给颜福庆,既迫于当时历史的客观因素,也源于对颜福庆工作能力的肯定。颜福庆的到来为中国医者赢得了尊严。
C.中央大学医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难创业数载,其间离不开颜福庆的周旋,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医学院的创建添砖加瓦。
D.在颜福庆的建议下,国民政府仿照日本模式建立起了国家医学教育模式,既掌握了国人自己的话语权,也打开了医学教育新格局。
E. 本文按时间顺序展示了颜福庆推进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刻画了一位对祖国怀有赤忱之心的“仁医”形象。
【小题3】颜福庆是中国西医教育界的泰斗,请结合文本分析他在推进中国医学现代化进程中体现的医学教育思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
波音公司的氢燃料飞机即将起飞
波音公司正在研制一种以燃料电池和电动引擎为动力的轻型飞机、该飞机很可能是有史以来飞上天空的最环保型飞机。
这种飞机不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仅留下一条水汽尾迹;它几乎是完全无噪音的,但时速只有70英里,之所以决定研制这种飞机,是因为人们日益担心喷气式飞机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
波音公司正在与英国燃料电池设计商聪明能源燃料电池公司合作。波音希望这种双座飞机能在一年之内亮相。
波音公司说:“我们正在设计的是一款示范机,看看是否能行,这种技术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巨大。”
这种燃料飞机是在澳大利亚生产的Dimona轻型飞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波音公司工程师卸下了飞机的燃料箱,以一瓶将注入燃料电池的压缩氢加以替代。氢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化合反应,从而产生动力,然后注入电动引擎推动螺旋桨转动。
从机械的角度讲,这是一个简单的系统。燃料电池没有运转部件,因此是无声的,可是燃料电池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这就是燃料电池的应用之所以未获普及的原因。
聪明能源电池燃料公司通讯主管乔恩·穆尔与,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类装置如今既轻又便宜,但飞行仍然是最大的挑战。
他说:“关键在于:燃料电池必须具备充足的功率,以保证飞机的升空和平稳飞行,这需要巨大的能量,是个严重的障碍。”
波音公司的这个项目将成为第一架有人驾驶的燃料电池动力飞机,去年,加利福尼亚洲航空环境公司升空的无人驾驶侦察机“全球观察者”,就是以燃料电池动力的。
即使波音公司研制成功,该飞机也需要若干年时间才能初具规模,从而用于商业飞行。
另一个重大问题是找到供应“绿色”氢的途径。大部分商业生产型氢是通过诸如天然气这样的矿物燃料在提炼厂合成的,批评者称,这是一种“黑氢”,因为生产过程中要排放二氧化碳,因此抵消了大量潜在的益处。
【小题1】下列关于“氢燃料飞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氢燃料飞机是一种以燃料电池和电动引擎为动力的轻型飞机。
B.虽然氢燃料飞机时速只有70英里,但不排二氧化碳,无噪音,是有史以来飞上天空的最环保型飞机。
C.这种氢燃料飞机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巨大,一年之内就会亮相。
D.这种氢燃料飞机是在澳大利亚生产的Dimona轻型飞机的基础上研制的。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波音公司研制氢燃料飞机,不是因为其速度快,而是因为看中它的环保功能。
B.燃料电池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但波音公司却克服了这个缺点,使之变得又轻又便宜。
C.去年,加利福尼亚州航空环境公司升空的就是以燃料电池作动力的这种双座飞机。
D.用天燃气等矿物燃料提炼合成的商业生产型氢往往不符合环保要求。
【小题3】(小题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符合的一项是()
A. 波音公司开程师将用一瓶注入燃料电池的压缩氢来代替Dimona轻型飞机的燃料箱。
B. 氢燃料飞机升空时将采用电池组支持燃料电池,平稳飞行时进行充电来解决能量问题。
C. 波音公司将让与英国燃料电池设计商聪明能源燃料电池公司合作生产的飞机,成为了第一架有人架驶的燃料电池动力飞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卫兵与团长
林万华
新兵薛明抬起手臂,低头看了一眼手表,离大年初一还有一刻钟。
薛明站在警卫室外,眺望夜空,烟花绚烂,爆竹声不时传入耳中,触景生情,他心里不由得就想起老家、父母,眼里便泪花涌动,十八岁的他,这是第一次在外过年。
部队航油库,周边为田地,积雪覆盖着,白茫茫一片,单调、沉寂。库区内路灯朦胧,围墙顶上的钢丝网在积雪的映衬下寒光闪烁。
薛明双眼凝视窗外,他忽然发现,通往库区的路上,影影绰绰有两个身影正朝这边走来,他警觉地握紧手中的枪,目光紧紧的盯住那两个移动的身影。除夕夜,谁会来库区?那两个身影,渐行渐近,一个稍胖,个头中等。另一个,身材健硕。再走近些,薛明看到,俩人都穿着军装,稍胖的那个人,年龄四十开外,他身旁那位,手提保温桶,看体形和走路的姿态,薛明觉得眼熟。
很快,二人已走到库区大门外,薛明看清楚了,是连长和一位不认识的首长。他惊喜、激动,随后跨前一步,立正,敬礼,动作干净利索,报告词也清晰响亮。连长满意的转身对同行人说,报告团长,这是新兵薛明。随后,又对薛明说:“团长来库区看望值勤卫兵,和大家一起过年。”薛明一听,感动得又是一个立正,挺直腰板说道:“谢谢团长关心!”团长笑着说,快进屋吧,让小薛趁热尝尝咱们包的饺子香不香。
警卫室内,薛明吃着首长送来的热气腾腾的猪肉馅饺子,一股暖流涌入心田,泪水也随之涌满双眼。团长见状,哈哈一笑,这兵,多情善感啊。说着,他从薛明手里拿过枪:“你慢慢吃,我去执勤。”薛明急忙放下碗筷,刚要跟出去,却被连长拦住了:“我去!”
薛明吃完饺子,团长和连长说要进库区检查安全,薛明先是一愣,随后,双手送上登记簿和签字笔:“请首长登记!”连长看了一眼团长,又盯了一眼薛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他接过登记簿,逐项填写,十分娴熟。待他填写完毕,薛明接过本子,转身又交给了团长。站在一旁的连长表情尴尬,心头呼地生起一股火,刚要发泄,见团长正认真填写,冲到嗓子眼的话只好咽了回去。他脸色铁青,心想,真个新兵蛋子!
签完字,连长说:“团长,咱们走吧。”话音未落,却被薛明拦住了去路,“请接受检查。”两位首长,并排站立,先是连长,薛明请他摘下帽子、手套,而后从头到脚,一处不落地仔细检查了一遍。而后,薛明走到团长面前,连长忙说:“团长就不用了。”“报告连长,”薛明严肃地说,“遵照规定,任何人进入库区都要接受警卫人员的安全检查,否则,禁止入内!”连长万万没想到,薛明竟如此刻板,一时却无言以对。薛明转过身,面向团长:“报告团长,请您接受检查!”团长说“是!”薛明一丝不苟,从头到脚,仔细认真地检查起来。发现裤兜里有只打火机,薛明说:“报告首长,请取出您的打火机!”连长见状,一脸惊讶,团长从不吸烟,对库区安全管理规定也十分清楚,今天怎么会带打火机来呢?但不管怎样,这新兵,不该一点情面都不留,还给团长上安全课。连长心里忐忑不安,目光一直盯着团长,但刘团长一直微笑着,看不出一丝不悦。
团长和连长检查完库区安全,已是农历新年的黎明,在返回警卫连的路上,连长依然忧心忡忡,一路无语,他盘算着刚才发生的一切,新兵薛明,是自己带的兵,对团长,竟一点情面也不留,实在是令他难堪,回头得好好跟他谈谈,否则,说不定哪天惹出更大麻烦。为此,刘团长会不会……团长也在沉思,忽然团长打破了沉默问:“今天执勤的那个新兵表现怎么样?”连长支支吾吾地说:“报告团长,这都是我的责任,回头我要找他好好谈谈,望您多多担待!”“担待什么?”团长突然提高了声音,神情严肃地说:“连长啊,这个新兵可是棵好苗子啊,传我命令,全连,不,全团官兵都要向他学习,面对规则,勇于捍卫,规则面前,一视同仁,绝无例外!”
“是,团长!”连长的立正敬礼规范、惊喜与自豪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八岁的薛明在爆竹声中坚守哨位,眼里泪花涌动,第一次在外过年,心里不由得就想起老家、父母。
B.“积雪覆盖着,白茫茫一片,单调、沉寂”,突出航油库周围环境的空旷,也为连长和团长的到来作铺垫。
C.小说明写团长除夕之夜慰问值勤哨兵之事,暗写团长精于治军、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好苗子的精神风貌。
D.连长对薛明的态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他是薛明事迹的见证者和肯定者,更是军队正气的弘扬者。
【小题2】小说是如何塑造新兵薛明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结尾说,“连长的立正敬礼规范、惊喜与自豪”,请结合文本,解读连长这个敬礼的深层含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民文学》杂志把我的两篇文章放在“非虚构”栏目,无意间使其获得了一种命名和意义。但是,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 “真实” 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 “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 “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还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 “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 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 “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 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假借 “真实” 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但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 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 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 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 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 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
【小题1】下列关于非虚构文学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就是在“真实”的基础上, 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创造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
B.非虚构文学在国内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概念, 要想被文学界认可, 首先要解决的是“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C.非虚构文学的叙事性,就是运用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 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问题。
D.非虚构文学能够打开一个内部场景,从而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可以体验到更多的现实感和迫近感。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韦勒克反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理论, 他认为文学艺术创作出来的都应该是一个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虚拟世界。
B.非虚构文学的写作要具有文学的意义, 就必须对真实事件进行千差万别的叙述,提供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
C.对作家创作的虚构文学作品, 读者不会质疑其题材的真实性而可能会去寻找其中的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
D.作者认为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 这样就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虚构文学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同时也使人们产生顾虑,因为它与传统观念中文学的虚拟性不相符合。
B.从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物理真实是客观存在的,文学真实是在物理真实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自身的认识。
C.作者以倾向纪实的形式叙事,不作隐瞒,作品就不会产生由写作技巧带来的种种误读,非虚构文学就可达到真正的“真实”。
D.非虚构文学可以借“真实”之名,赢得读者的基本信任, 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话语权,但同时也必然接受真实性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