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扳着指头数到十
那一年,刚过完年,爹就让娘收拾东西,说是要回单位上班。
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几件洗净的旧衣裤,再就是过年时娘熬更守夜给爹做的新布鞋。
爹爱吸烟,娘就把切碎的旱烟装了一小布袋放进包里。娘还将自家熬的红薯糖用刀背敲了一块,用纸包了,塞进包里。
爹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爹说那地方狐狸白天都敢偷鸡呢!
我和娘把爹送到道场边。爹像忽然记起什么似的,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零钱,说,坎上的瓦匠昨天又犯了病,抽空去看一下。爹说话时手指又在我的鼻子上刮了一下。我问:“爹,你几时回来?”爹笑笑说:“个把月吧。”
爹一走,我便问娘,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娘说,个把月就是一个月,就是三个十天。
那时,我还没念书,扳着指头刚好能数到十。
第二天,我随娘一块去看瓦匠。我们家的老房子漏雨,娘看瓦匠时就说了烧点瓦翻盖房子的事。回来时,我偷偷将瓦匠和好的泥包了一疙瘩。娘还是看见了,娘说,快给瓦匠送去,那泥是做瓦用的。
我说:“我也是有用处的。我每天用泥捏一只小狗,捏够三个十了,爹不就回来了!”
娘就笑了,没再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
当天晚上,我便用泥捏了一只小狗——丑丑的小狗,我把它放在了屋檐下的鸡圈顶上。
开始时,我每天捏一只。过了几天,我便有些急了。我知道爹每次回家,总会带些好吃的给我。娘也会做好吃的给爹吃。于是,趁娘不注意时,隔个一天两天偷偷多捏一只放进去。
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娘:“爹怎么还不回来呢?我的小狗都够三个十了。”
娘说:“哪能呢?我们家的鸡一天一个蛋,才一个十零九个呢!”
日子过得很慢。我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盼回了爹。
娘急忙从箱底摸出几个鸡蛋去做饭。我便从鸡圈顶上搬来那些小狗,十只一堆,放了五堆零三只。我说:“爹,你这次走的时间真长,我捏的小狗都五个十零三只呢!”
“你肯定多捏了,”爹边说边去掏他带回的包,“我是每天攒半个馒头。看看,正好三个十零四个半边,三十四天!”
娘在灶间听了我和爹的对话,也插话说:“石柱,你是不是动了娘收的鸡蛋?我就觉着不对劲,数来数去怎么就差一个呢?”
爹就嘿嘿地笑了,娘也笑了。
那个鸡蛋是我偷偷拿的,我把它打碎,装进一节竹筒烧着吃了。
【小题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娘替爹收拾东西,虽然简单得没有啥好收拾的,但在那简单的收拾中同样体现出娘对爹的关爱和牵挂。
B.“个把月就是一个月,就是三个十天”,娘用儿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说出,就是希望儿子能够明白事理分担思念之苦。
C.文章标题“扳着指头数到十”,借富于形象感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儿童时期的“我”对远行的亲人的热切思念。
D.在文中,“我”的三次“偷偷”的作为,透露出年幼时“我”的幼稚与率真,也显示出当时的“我”顽劣的一面。
E、文章用朴实纯真的文字,勾勒了“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的内心世界,再现了一种洋溢着和美、宁静与温馨的家庭生活。
【小题2】文章主要写“我”一家人在“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其间还插入了一段与瓦匠相关的叙述。从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角度,简要说明这段叙述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中前后两次写娘“笑了”:一次是娘听完我不想送还泥的理由时,“娘就笑了,没再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另一次是我和爹对话时娘插进来问了我一句话后,“爹就嘿嘿地笑了,娘也笑了”。联系上下文,简要解释这两次“笑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捏泥狗、收鸡蛋、攒馒头,家庭各成员这些特定的作法有相通之处,作者是如何突出其中每一种作法的个性色彩的?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阐释。(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29: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环境保护的人道原则
葛剑雄
地球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是人类的方舟,是迄今为止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之所以值得珍惜,也是在于它对人类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是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所以,离开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离开了人类的根本利益来谈环境保护,不仅是毫无意义的,也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某些时期、某些人的局部利益或眼前利益不能牺牲,但首先必须保证他们的生存。正如适度的人口数量只能通过人类自觉的控制,而不是用天灾人祸的屠杀来实现一样。
的确有一些科学家或仁人志士,为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崇高的行为是道德的典范,但不应该是对人类的普遍要求。而且他们的行为之所以崇高,绝不在于保护了一头猩猩或一个物种,也不在于发现了什么奥秘,而是对人类长远利益的贡献。如果有一头濒危动物危及了一个人的生命,当然最好是在不伤害它的情况下保证人的安全;但如果只能在二者间做出选择的话,毫无疑问应该是人,而不是动物。
我们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报道:珍稀野生植物禁止采挖后,赖以为生的贫困山民问道:“国家保护野生植物,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我们难道不应该想一想,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大批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在这样的条件下,毁林开荒、乱捕滥猎、竭泽而渔的事禁止得了吗?要一个对自己能不能生活下去都没有信心的人,去考虑未来以至子孙后代或者其他人、其他地方的长远利益,究竟有多大可能?退一步说,依靠强制手段可以禁止这类行为,或者能够迫使他们顾及眼前以外的利益,但如果因此影响了他们眼前的生计或生存,难道就符合人权和道德的标准吗?
脂肪过多的人必须减肥,但很多人没有吃饱饭,或者正苦于摄入的热量不够,营养不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他们提前减肥。所以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对环境保护提出严格甚至苛刻的标准,可以因为保护环境而关闭工厂,停建工程,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却会引进这些工厂,以解决更迫切的失业和资金问题。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未必不知道这些工厂被引入的原因,但只能在两害之间择其轻。比如有一条在发达国家的海滩上搁浅的鲸鱼,被善良的人们千方百计救出,但却在非洲海滨被饥荒的难民们吃了。我们固然应该赞扬解救鲸鱼的人们,但也没有理由指责吃掉它的那些难民。
近年来在一些国家还出现了更极端的行为:以保护动物为名,反对使用一切皮毛:反对以动物做实验或药物试验,甚至破坏实验室,伤害科研人员。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早已背离了人道的原则,因为他们奉行的是“狗道”、“猫道”或“动物道”。但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就应该首先不食用或使用一切动物及其制品,将他们的宠物全部放归自然,为生活在寒冷地区而还不具备现代取暖设备的人提供皮毛的代用品,让实验室人员用他们来代替动物作解剖或药物试验,否则恐怕连“动物道”也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伪君子或恶作剧而已。
(选自《环境保护的人道原则和乐观精神》,有删改)
【小题1】“环境保护中的人道原则”实质是什么?具体说说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人道原则?(6分)
【小题2】文中三、四两段分别采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6分)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请作简要分析。(6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套用农夫山泉的一则宣传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来形容当下中国综艺节目非常贴切,“我们不生产原创节目,我们只是国外模式的搬运工”。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舞林争霸》《爸爸去哪儿》等等,基本是花巨资从国外买进版权的。《中国好声音》版权来自荷兰,《我是歌手》来自韩国,而《舞林争霸》来自美国。其实,电视综艺节目搞“拿来主义”已经由来已久,到国外购买版权,或者移花接木模仿类似节目,并形成“同质跟风和山寨模仿”的怪象,这充分表明,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原创能力,只是依靠购买和模仿甚至抄袭维持着短暂的繁荣。
那么,国内电视台为什么要付出不菲的版权费,而成为海外综艺节目的推广站甚至是收容所呢?
购买和引进这类电视综艺节目,一来我们的电视人不用殚精竭虑地创新,有现成的,花点钱拿来就是。二来这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外已经获得成功,收视率有保证,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这就暴露出,我们本土电视人原创意识淡薄,原创能力也有限,根本不知道当今的潮流文化,也不知道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电视综艺节目,缘于这样的“底气不足”,只好花钱“借鸡来生蛋”和“拷贝无极限”。
更让人费解的是,我们引进国外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看重的是表皮、格式的东西,却不会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创作理念和制作模式。在国外,一档电视综艺节目,通常由独立的制作公司进行研究和设计,创意获得电视台采纳之后再投放市场,形成了一条比较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链,虽然我们国内有些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团体同样设立有类似机构,但由于缺乏对文化产业的认知,缺乏对受众的调查,缺乏对市场研判的能力,导致原创的具有广泛市场竞争力的电视综艺节目乏善可陈。
照理说,人家有好的东西,你花钱买过来,这符合等价交换原则,但问题是,我们作为文化大国,依然在抄袭模仿别人的文化形式,实在有损形象。去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的通知》,要求各广播电视机构对原创文化节目在立项、资金、人才、播出、评价、宣传等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和充分保障。这说明,原创文化节目已经被重视。事实上,我们中国也有原创的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去年英国国际传媒集团宣布,从灿星制作订购模式节目《中国好歌曲》, 并负责其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这是世界著名电视台从中国引进并进行国际发行的第一例,并且是中国原创综艺节目模式成功输出欧洲的第一例。
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式都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们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资源,唯一缺乏的,就是创新。这就需要我们中国的电视人要用“最强大脑”去创作,才能催发一批真正的“中国好节目”。
(摘编深圳商报 《原创才是综艺节目永恒的宝典》)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能有现在的繁荣景象是依靠购买、模仿甚至抄袭来维持的,这种繁荣不会长久,是短暂的。
B.在国外,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前期的制作和后期的投放市场,通常是由独立的制作公司进行研究和设计的。
C.不了解当今的潮流文化,也不知道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视综艺节目,这导致了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同质跟风和山寨模仿”的怪象。
D.国内缺少原创的具有广泛市场竞争力的电视综艺节目,是因为我国没有独立的针对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公司进行研究和设计。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制作者愿意花巨资从国外买进像《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节目的版权,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
B.在引进国外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时,只要学会借鉴他们先进的创作理念和制作模式,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就会取得成功。
C.国内电视台乐于购买和引进外国电视综艺节目,是缘于国内电视人创新能力的不足和原创节目风险大以及节目收视率等方面的影响。
D.花钱买外国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本身没有错,但我国作为文化大国,如果只是一味抄袭模仿别人的文化形式,实在有损形象。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团体如果想创造出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就要从认知文化产业、调查受众、研判市场等方面入手。
B.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的通知》,这说明原创文化节目已经被重视,国内电视综艺节目 “拷贝无极限”的现象有望得到改观。
C.灿星制作原创的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成功输出欧洲,这表明我国的综艺节目已经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综艺节目质量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式都贵在创新,我国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资源,如果再加上中国的电视人的创新,催发一批真正的“中国好节目”是大有希望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红楼梦》的哲学形态类似庄子,其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寓于丰富的寓言与意象中。所以既可称庄子是文学家,也可称庄子为 哲学家,曹雪芹也是如此,两者兼得。但迄今为止,曹雪芹还没有庄子的幸运,即还没有作为文学家和哲学家被充分认识。在文学史上有《红楼梦》的崇高位置,在 哲学史上曹雪芹则一直是缺席者。
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这是曹雪芹的宇宙观,也是哲学观。好的文学作品除了需要审美形式之外,还需要有思想,所以作 品总是除了艺术性之外又带思想性。但是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这里所不同的是思想不一定具备特别的视角,而哲学则一定具有某种视角,即某种特别的观照 宇宙人生的方法。这种视角,带有独立价值,甚至带有思想所没有的永恒价值(思想一般只带有时代性、当下性)。没有视角,就没有哲学。视角一变,哲学的形态 与内涵就跟着变。《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可以说它很有思想(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但不能说它很有哲学,因为整部 作品并不具备哲学视角。《红楼梦》的哲学属性,首先是它具有自身的哲学视角。 
《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用现代的语言表述,便是哲学性 的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中帮助主人公贾宝玉“通灵”入世的一僧一道,就拥有这种眼睛,即具有天眼与佛眼。《南华经》(庄子)也把眼睛分为多种,其最高的“道眼”,也是大观视角。《庄子》的开篇《逍遥游》,其大鹏的眼睛,也近似“天眼”、“道眼”,从九万里高空上俯瞰人间, 便看出“大知”与“小知”的区别。庄子用道观物,正是用大观的眼睛观物,这就打破了世俗眼睛对万有万物的人为分类分割,抵达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 物”境界。
正因为具有大观视角,所以《红楼梦》才有许多独特的发现。贾宝玉发现世间有两种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 界。他所努力的是站立在浊泥世界的彼岸,保持“玉”的灵性与真纯。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是你身边 但肉眼看不见的诗意世界,这就是贵族少女和丫鬟们所构成的女儿国。在他的意识与潜意识里,这些诗意生命,正是世界的本体,历史的本体,其重要性连佛陀与元 始天尊都难以企及。《红楼梦》之所以是伟大的悲剧,正因为它是诗意生命的挽歌,把最有价值的诗意生命毁减给人们看,便构成深刻的伤感主义悲剧。 (选自刘再复著作《“红楼梦”哲学论纲》)
【小题1】下列关于文中“大观视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观视角是哲学性的宏观视觉,“大观”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也是《红楼梦》的哲学视角。
B.庄子的用道观物是“大观视角”的一种,依靠这种大观视角,庄子达到了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
C.贾宝玉具有大观视角,他用天眼、道眼看世界,所以能发现遍布整个人间但很多人肉眼看不见的世界。
D.没有大观视角,就没有大观哲学,《红楼梦》凭借其具有的大观视角、大观哲学,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的文学作品需要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融合,但有思想的好的文学作品却不一定具有哲学。
B.哲学是观照宇宙人生的一种方法,哲学视角具有独立价值甚至永恒价值,没有哲学视角,哲学也就无从谈起。
C.《红楼梦》为我们虚构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
D.《红楼梦》的哲学意蕴寓于文学形式、审美形式、寓言与意象中,它的大观哲学视角,让它有了许多独特的发现。
【小题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观眼睛是哲学的宏观眼睛,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宇宙极境眼睛,天眼、佛眼、道眼就属于此类。
B.一直以来,《红楼梦》都因崇高的文学价值而被世人追捧,但其哲学意义却长期没有被发现。
C.《庄子》这一著作,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并重,所以庄子既被世人认为是哲学家,同时也被当作是文学家,两者兼得。
D.《儒林外史》整部作品颇有思想性,也有一定的哲学,但却不具有哲学视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良心

孩子送来时,已经快不行了,张朝和老婆急红了眼。好几个医生,在看了片子和孩子的状况后,都摇着头说:“不行,不行,这个手术我没把握。”张朝和老婆真的是急疯了,差点就给他们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你们一定要救我儿子啊!”一个年轻医生,看着有些不忍,说:“如果丛医生在,可能还有点希望,但是……”年轻医生有些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张朝问。年轻医生想了想说:“我去帮你打个电话试试,他如果说可以,那就可以。”电话打完,年轻医生说:“丛医生答应了,马上就动手术,你们准备一下吧。”张朝和老婆一阵惊喜。张朝朝老婆使了个眼色,他老婆就匆匆出了医院,回来时手里多了个鼓囊囊的信封。

那个丛医生走过来时脸上有点憔悴,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推着孩子病床的护士。眼瞅着快要到手术室了,张朝把丛医生拉到了一个角落,然后递上那个信封。丛医生推托着不接,反复几次,张朝脸上都有了汗。这时那个护士喊:“丛医生,可以手术了。”丛医生推托不过, 只好接过信封,随手放进口袋里,然后就匆匆进了手术室。

张朝和老婆被阻拦在手术室的门口,看着门轻轻地被关上。张朝拍了拍老婆的肩说:“没事的,一定没事的,丛医生都收了咱的红包,他一定会尽全力的。”

这次的手术,真像是一场马拉松。从下午六点一直到凌晨两点,张朝和老婆坐在门外的地上,差点都虚脱了。“怎么还没好呢?怎么还没好呢?”老婆嘴里不停地在喃喃着,眼角的泪早已干了,留下一道道清晰的泪痕。不时还怪上自己几句:“都怪我,没照看好儿子。”张朝拉住她的手,紧紧地。

不知什么时候,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先前那个护士喊:“谁是张海旭的家属?”“张海旭”正是孩子的名字。张朝和老婆冲了过去应道:“我是,我是!”护士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孩子一会儿就出来,先进重症监护室,让他们别着急。转身要进手术室的护士又回头说:“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

几天后,张朝的老婆经过医院楼下的表彰栏,发现上面有丛医生的照片,仔细一看,这是年度模范医生的事迹专栏。原来丛医生叫丛勇强,他因一台手术,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

张朝的老婆回到病房时,把丛医生的事告诉给了张朝。张朝说:“他是尽力了,可他不是也收了我们的红包了吗?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评模范呢?”老婆也说:“是啊,是有点说不过去。”

张朝和老婆只是在病房里轻声地谈论,邻床的一个病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出了病房,就和另一个病友说起了那个叫丛勇强的医生收受红包却被评模范的事情。

事情很快传到了很多人的耳朵里。

第二天,张朝的老婆看到表彰栏里,丛医生的照片被撤了下来。回到病房时,来了两个医院监察处的人,把他们带进了一间办公室,说是要了解情况。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丛医生,他们是有些歉意的,虽然他们给了红包,但毕竟人家救了自己的孩子。丛医生却朝他们微微一笑,说:“你们查过交给医院的押金吗?”张朝和老婆摇头说:“没有。”一个工作人员递给他们一份押金收据,收据上显示,在孩子手术的第二天,孩子的医院账户上多了一笔钱。那个数字,正是张朝塞给丛医生的那个红包的数额。

丛医生说:“当时收你们的钱,一是想让你们放心,二是时间确实也紧迫……”

张朝说:“丛医生,对不起,我……”

丛医生摆了摆手说:“医者父母心,无论我做什么,我首先想到的都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如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突现了张朝夫妻在救治孩子时的焦急心情。
B.小说通过张朝夫妻误会丛医生这个小故事,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问题,即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等。
C.护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目睹丛医生收红包,也见证他抢救小男孩,同时这个人物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文中略写救治孩子的过程,详写孩子父母对丛医生的前后态度变化过程,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孩子父母的忘恩负义。
E.小说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直至结局依次展开,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小题2】丛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
【小题3】“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试分析护士这句话的含意及作用。
【小题4】小说的题目是“良心”,如以“红包”为题是否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

同类题5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一种独一无二的仪式,它集竞技、宗教庆祝、胜利游行、血腥表演为一体,是几百年间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
为罗马辩护的学者试图把竞技庆典中的血腥表演归结为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的以活人献祭的宗教行为。然而,史料显示,罗马社会中使用人牲的现象比较罕见,通常只用牛羊献祭,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明显威胁时,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处死少数异族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罗马人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反衬。
公元2世纪至5世纪罗马人与基督徒的论战也从反面证明了罗马人憎恶人牲的立场。在论战中,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人献祭,以此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将对方钉上野蛮人的耻辱柱。
如果说罗马人的部分屠杀行为具有某种宗教色彩,那也是与军国主义捆绑在一起的。作
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开处决战俘的确有向庇佑罗马的诸神感恩的意味,但这并不是主要方面。正如普拉斯所断言,“竞技庆典从本质上说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而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民族来说,这些屠杀行为首先是国家强力的展示。但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罗马的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这些被处死的人主要是战俘、罪犯和奴隶,他们被称为“有害之人”,换言之是罗马帝国的害虫。因此,他们的死在罗马观众心中激不起任何同情,按照塞内加的说法,屠杀他们只是出于“游戏和娱乐”的动机。正因为这样的屠杀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所以他们才毫不掩饰、甚至自豪地在雕刻和马赛克艺术中加以描绘。
虽然仁慈一直是罗马人崇尚的道德准则,罗马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大规模的抵制血腥表演
的运动。更令人惊讶的是,扮演社会良心角色的知识分子同样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这样的血腥
表演。西塞罗虽然在一封信中批评了庞培的竞技庆典,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样的表演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塞内加是竞技庆典最严厉的批评者。但他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表演性的屠杀,只是反对以娱乐为唯一目的的屠杀。他认为残酷的集体处决是绝对正义的惩罚。他真正担心的是如此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对观众道德的腐蚀作用,所以他强调,竞技庆典中的死亡一定要体现出勇敢的品质和道德的警戒效果。另外一些哲学家甚至称赞此类表演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选自李永毅、李永刚《死亡盛宴:古罗马竞技庆典与帝国秩序》,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竞技庆典”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
B.竞技庆典本质上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而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
C.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演构成。
D.竞技庆典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羊献祭,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
B.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C.崇尚仁慈虽然一直是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在古罗马文化中,它与欣赏娱乐性的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
D.罗马知识分子担心,尽管血腥表演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但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会对道德产生腐蚀作用。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罗马人在祭祀中很少使用人牲,并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表现,这就表明罗马人已经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
B.罗马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把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当作娱乐节目,可以说对人类的屠杀符合他们的道德准则。
C.罗马社会通常只用牛羊献祭,而且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因此,很难将竞技庆典中的屠杀理解为一种宗教行为。
D.罗马知识分子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血腥表演,甚至对此称赞有加,可见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