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为若干份,然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水浴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然后通入氢气
C.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D.发现有人接触漏电的家用电器而发生触电事故时,先用手迅速将触电者拉离电器,然后切断电源进行维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15 06:39: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
不属于
该研究方法的是( )
A.
研究泥有流成因实验
B.
探究蒸发的影响因素
C.
研究地球形状实验
D.
研究分子间隔实验
同类题2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小明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电路图,
AB
间可接入所研究的导体,此电路的设计是通过观察对比_____现象来比较电阻大小的。请你评价此电路设计上的不足_____;你对此设计的改进意见是_____。
(2)下表中给出了四种导体,如果想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编号_____的两种导体接入电路的
AB
间。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
锰铜合金丝
L
S
2
镍铬合金丝
L
S
3
镍铬合金丝
L
2
S
4
镍铬合金丝
2
L
S
(3)如果在
AB
间先后接入编号为2和4的导体,这是在探究导体电阻与_____的关系。
(4)实验中在
AB
间先后接入编号2和3的导体,发现接入导体3时小灯泡更亮些,则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为_____。
同类题3
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①比较__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__.
同类题4
控制变量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取控制变量法的是( )
A.用水流的形成类比电流的形成
B.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D.利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同类题5
“等效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等都是在物理、化学问题探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探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B.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C.在探究水的组成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D.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
相关知识点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金属的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