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分析资料:
人类征服疟疾的历程
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的原因,以便能更好的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的人就大大减少了,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了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开始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方法。
(1)根据以上材料:科学家们提出的问题是: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对此问题科学家们作出的假设:     ,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疟疾实际上是由      引起的,在显微镜下看它类似于变形虫的结构,属于是一种       生物。(选填“单细胞”或“多细胞”)
(3)蚊子的唾液腺属于   (选填“细胞”、“组织”、“器官”或“系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6-03-08 07:49: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进入五中学习的小科同学特别爱钻研,喜欢动手做实验,最近班里忙着准备第61届校运动会开幕式入场的节目表演,由于要买裤子,量腰围,让小科产生了许多想法:
(一)从量腰围到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探究与思考
在量腰围时小科知道皮尺必须与腰完全重合,而在用“扎孔法”测量圆柱体周长时可以有如下两种测量方式:

乙方式可行吗?小科在家中进行了探究:
(1)小科在用卷纸很方便地按甲、乙两种方式操作且乙方式按倾斜程度不同做了三次:

(2)将带孔的纸条展开拉直分别如下图:

根据以上(1)(2)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圆柱体的周长等于两孔之间的距离,但由于牙签扎的孔过大,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该:测量两孔的_________之间的距离。
②请你用刻度尺量一量,可知道“斜绕式”扎孔法测圆柱体周长是_____的(填“可行”或“不可行”)
③请你仔细观察纸条展开拉直后的四幅图,可发现“斜绕式”与“垂直式”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两孔的连线始终与圆柱体的轴线_________。
④小科为什么把“斜绕式按不同倾斜程度做多次?理由是_________ (从下列两项中选填)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b、避免结论偶然性使之更具普遍性
(二)从圆柱体周长测量方法的探究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多的测量研究
(1)小科通过思考,想出了“扎孔法测圆柱体的数学原理。同学们,相信你也能做到;_________
(2)小科还想测量新买卷纸的总长,他当然不会真把那么长的卷纸去完全测量一遍,他的研究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