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湖桥绝唱
李培俊
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
大年二十九上午,天成刚从南方收了一笔货款回来,到家后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心脏跳动忽快忽慢。老伴儿铺好床,让他躺下,又在他背后垫上枕头。
天成就要睡着的时候,村里唱戏的锣鼓敲响了,天成一翻身就爬了起来,穿上鞋就往外走。
天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不敢听见锣鼓响,不敢听见板胡、二胡吱扭。一听见人就没了魂儿。土地承包那年,生产队分割财物,那些唱戏的行头分不下去,给谁谁不要。天成就和队长商量,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你就守着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过日子吧!让它们给你拉犁拉耙吧!”
天成生来就是唱花脸的料,他演的秦琼秦叔宝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扮相好,唱腔好,做功也近乎专业水平。
可是近两年,天成已经风光不再。村里人都觉得,现在的天成和过去的天成不一样了。以前的天成,戏里戏外都是肯为乡亲们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刚当支书没多久,就领人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山凿石,脚面被砸肿了也不离开施工现场。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在东岗山平整出一个千亩果园,栽种苹果树、梨枣树、山楂树,分给各家经营管理。嘟噜成串的果子,把大家的腰包撑得满满当当。
坏就坏在天成建了自家的果品加工厂。
那一年,水果不好卖,各家的水果都是卖一半扔一半。大家就埋怨天成没把项目看准,坑了一村的老少爷们儿。也就是这时候,天成建了自己的果品加工厂,把大家卖不掉的苹果、梨枣、山楂加工成果脯果醋,卖往天南地北,赚了一笔又一笔。
于是,人们便怀疑天成,领人修公路也好,建这个千亩果园也罢,其实是为他自家的果品加工厂铺垫,是为自家挣钱夯基础。
人们再见天成,便没有多少好气儿了,连面子上那点招呼也敷衍不出来。村里唱戏,招呼也不给天成打,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成却不请自到。他去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冬天的阳光软绵绵的,天成的脸上便像镀了一层金子,黄黄的。有义就说:“支书,你还来唱戏?你的戏已经唱得很有水平了,跟真的一样,我看就算了吧。”
天成岂没听出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也知道船在哪儿湾着。但他不在乎,浅浅一笑,把正上装的“秦琼”拨拉到一边,说:“还是我来吧。”
天成到底没能把这出戏唱完。对打的时候,演敬德的人有意使的双鞭,劈头盖脸便往“秦琼”头上罩。虽不至于伤了天成,但那份重量,要挡开它们却也颇费气力。
就是这时,天成一头栽在戏台上。
天成的丧事办得冷冷清清,大部分人家躲得远远的,实在碍不过平时情面的几户人家,在灵堂草草焚上几张纸,掉头就走了。打墓时,村主任福海出了东家进西家,求爷爷告奶奶,就是把人叫不到地里。这个说要去丈人家走亲戚,那个说要约朋友喝酒。福海火了,颤抖着敲响了那口弃置多年的铜钟。人到齐后,福海扯起嗓子就骂:“你们这些人,良心都叫狗给吃了,嗯?天成支书可是为咱湖桥累死的呀!”
“说他是为挣钱累死的还差不多!”有义嘟囔一句。
“你说啥?”福海伸手给了有义一巴掌,“放你娘的屁!你知不知道,天成支书这个果品加工厂是给咱村里办的!他怕看不准,办瞎了,连累乡亲们,用自家房产作抵押贷款……现在销路打开了,赚钱了,年前把厂子转到了村委名下,这两年赚的二百多万元,一分不少都在村里账上存着……”
人们如梦初醒,知道冤枉了他们的支书,便哭着,在天成灵前跪出黑压压一片。
正月十五,湖桥村又唱了一出戏,是铁妮主演的《大破天门阵》。他们是专门唱给天成支书看的。铁妮虽已有七个月的身孕,却把那个穆家大小姐演得惟妙惟肖。戏演过半,铁妮的眉头突然皱成疙瘩,接着蹲下身捂住肚子,再接着,戏台上响起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是天成支书托生的,他不想离开湖桥的老少爷们儿呀!于是,铁妮生下的孩子就取名叫天成。这名字是全村人起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这句话独立成段,不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为下文天成累死在舞台上做了铺垫。
B.生产队分割财物,天成用一头壮牛换回了给谁谁不要的唱戏的行头,他的爹娘虽然理解他的这种行为,但也与他怄了半月闲气。
C.市场萧条的时候,村民看着自己辛苦培育的水果卖一半扔一半,便对天成有些猜疑,等到天成建成果品加工厂后,猜疑便变成了深深的埋怨。
D.天成支书为村里人做了很多事,却无人理解他;他去唱戏,村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最终他倒在了戏台上,这场戏成了他的绝唱。
E. 小说构思精巧,寓意深远,既讴歌了天成这一类人的崇高精神,也警醒像村民一样的人,看问题不要浮于表面,对人不要一味猜忌。
【小题2】小说有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在刻画天成支书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4】有人说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这样的看法?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02:01: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
说到光伏发电,人们往往会想到的是那些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年轻的朋友们也许会联想到美国电影《变形金刚》中那些具有 “超能力”的“汽车人”所配备的能量块。其实,    。光伏效应就是太阳光射在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使其能量达到 最佳转换的效果。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业内称之为光伏产业。光伏效应的重要 条件就是离不开太阳能资源,而太阳能资源则具有永不枯竭的优势。
光伏发电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 70 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光伏发电在发达国家受 到高度重视,发展较快。自 1969 年法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发电的比例在欧 美国家逐渐提高,太阳能光伏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并网发电和独立式发电应用系统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 中。在很多大中型城市、甚至一些偏远地区,太阳能路灯的使用已经很普及,还有住宅区的照明、 机场照明、医院照明、公交站牌指示灯等,都可以不依赖城市电网供电,只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将 光能直接转换成了电能,多余的电量被储存在蓄电池里,待需要时再释放出来。
在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来临时,光伏发电的独特优势更是显现无遗。由于各个组成部分相对 密闭,且在生产时大都进行了抗强风、暴雨、地震、雪压等极端恶劣天气的试验,在面对灾害时, 光伏独立发电产品往往能够平安度过。当传统电力系统无法供电时,这些太阳能发电设备却可以 迅速恢复供电,成为救命的能源。
实践证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非常适合在偏远山区或牧区应用。其既可以为农牧 民提供家庭用电,又可以驱动水泵灌溉农田。这些地方光照强、遮挡少、太阳能资源丰富,独立 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太阳能资源大国,具备了广泛应用光伏发电技术的地理条件。我国的 光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1 平方公里可安装 100 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 1.5 亿度。我国 有荒漠面积 108 万平方公里,如果开发利用 1% 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 2003 年全国一年的用 电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能源。
【小题1】下列是为第一段横线处补写的句子。其中最能够使文意完整,贯通的一项是
A.光伏发电是能形成产业规模的
B.光伏发电是光伏效应的另一种说法
C.光伏发电是光伏效应的一种应用
D.光伏发电的原理是很容易理解的
【小题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伏发电系统属于新兴的能源产业,有传统的煤电水电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很多国家高度重视。
B.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发电应用广泛,所以城市住宅区、机场、医院的照明都可以不依赖城市电网供电。
C.在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来临时,传统电力系统一旦受损而无法供电时,太阳能发电设备可以发挥替代作用。
D.我国荒漠面积非常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这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地理条件和基础能源。
【小题3】下列为本文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光伏发电纵横谈
B.后来居上的光伏发电
C.光伏发电与太阳能
D.光伏发电在中国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小题。
笑  嫂
陈国炯
笑嫂喜欢笑,与人相见微微一笑,高兴时哈哈大笑,有时独自一人也偷偷地笑,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捡宝似的笑个没完。因此,没见过笑嫂发愁时是个什么模样。
因为笑嫂爱笑,大家当面笑嫂笑嫂地叫,背后笑嫂怎么笑嫂怎么地夸,好像笑嫂的姓名就叫笑嫂。
笑嫂是我的师傅。我大学毕业应聘到一家铝轮厂搞宣传,负责人事的小老头陪我到车间,对车间主任说,这小伙子到你车间实习一个月,你给他安排一下。车间主任长着八字胡子,看似匪气十足。他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我后,说,一个学生娃,哪能干活。反正一个月后要坐办公室的,就去帮笑嫂做点事吧。车间主任唠唠叨叨的一番话中,我知道有个笑嫂,也有些受辱的感觉。车间主任唠叨完,亲自陪我去厂东边一个堆废料的塑料棚下,扯开嗓门喊,笑嫂,我给你送来一个徒弟,给你打个下手。车间主任的一咋呼,我不但认识了笑嫂,还成了笑嫂的徒弟。
我很顺从地叫了笑嫂一声师傅,笑嫂听了高兴得咯咯地像母鸡下蛋般笑。笑完了就说,你还真听小胡子的瞎话,什么师傅徒弟。笑嫂停了一下对我说,大家都叫我笑嫂,你也叫我笑嫂吧,我可不敢做你大学生的师傅呢。说完又咯咯地笑,把个笑嫂的雅号笑得名副其实。
笑嫂已是奔五的人了,却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女人的那种臃肿,而是清清秀秀,穿戴得也整整洁洁,十分素雅。笑嫂的活不笨重,也不怎么脏,她每天整理着送来的废过滤网,那些过滤网是用来过滤铅水的,用过后铝水沾在过滤网上结成了块。因为过滤网是铁的,沾在上面的是铝,铁几百元一吨,铝上万元一吨。把废铁网当铝卖,人家不要;把铝当铁卖,公司不干。因此,笑嫂把沾在上面的铝块铝屑撬下来,分开卖,谁也不亏。
笑嫂做事很认真,一块块像翻找金子一般,有时我一不留神漏撬了几块,她会猫着腰,捡回来重新撬。这样一来,我也不好意思马虎了,做得一丝不苟。笑嫂还挺关心人,我进公司时是夏天,南方的夏天贼热,加上在似露天一样的塑料棚下,汗似下雨般流,一把把捋也捋不完。笑嫂见了心疼地说,大学生,你去找个地方凉快一下,这点活我做起来很轻松的。我当然不同意,笑嫂就说,还要我陪你啊。说完就咯咯地笑着,连推带搡赶我走。
笑嫂从来不到餐厅吃饭,她每次从餐厅里买来米饭,不打菜,菜从家里带来,等吃饭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就打开饭盒,坐在塑料棚下吃起来。那些走过来走过去的人都会与笑嫂打个招呼,笑嫂吃饭了?今天啥菜?还会有啥菜,这个星期吃咸鸭蛋呗。笑嫂咯咯咯地笑着回答,笑嫂的菜每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等等。
那天,我没去吃中饭,笑嫂吃完饭去了洗手间,我想笑嫂经常帮我洗饭盆,我也帮笑嫂洗一次。打开盛菜的铝盒子,里面的咸鸭蛋丝毫没动,完完整整地躺在盒内。当初没在意,后来想想有点问题,以后几天我特意偷看了笑嫂的菜盒,我终于明白,笑嫂一个咸鸭蛋要吃一个星期。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一位同事,同事不满地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我闹了个大红脸。从此我不再看笑嫂的菜盒,也不再提及同一个菜要吃一个星期的事。
那次大地震后,公司开展捐款救援,笑嫂捐二百元,工会主席说,笑嫂你要不少捐一点?笑嫂微微一笑说,多的拿不出,捐二百没问题。工会主席不再说什么了。
实习期满,我到宣传部搞宣传工作。那天工会去慰问贫困职工家庭,领导让我去拍照片,并写一篇通讯稿。走了几户后,一行人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叩开一扇墨绿色的斑驳的门。门一打开,一张笑脸呈现在大家面前,我有些诧异地叫道,笑嫂?笑嫂仍在笑,把大家让进屋,屋里灯光暗淡,客厅也逼仄,几个人进去后有些拥挤。这时我才知道,笑嫂的丈夫几年前被车撞得瘫痪,长年卧床不起,公公早年已故,婆婆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需照料,一个女儿正在上初中,家里十分拮据。笑嫂照顾两个病人,负担一个学生,又要上班,还从社会上揽来了刺绣,挣几个外快,以补家用。可想而知,笑嫂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我对笑嫂更是敬重了,有事没事总爱往笑嫂的工作场地跑。笑嫂依旧咯咯咯地笑,好像与那个沉重的家没有一点牵绊似的。
那次我与笑嫂聊得很开心,我忽然说,笑嫂你的心态真好。笑嫂知道我想说什么,顿了顿道,家里有这么多病人,谁会不烦,如果我成天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我还活不活?
笑嫂叹口气说,我如果整天苦着个脸,人家见了我,也不会有好心情的。因此我得高高兴兴,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心情。说完笑嫂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小题1】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前两段是说“笑嫂”这个名字的由来,同时交代出她和同事的关系、她乐观的精神以及她对周围人的影响,这些都为后面的内容做了铺垫。
B.笑嫂自己身处困境,却仍然为地震灾区捐200元,这与她每个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的心理是一致的,表现笑嫂既热心又要面子。
C.“我”关注笑嫂的咸鸭蛋吃一个星期的事,是因为在“我”的心里关心笑嫂, 同事却因此 “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我感到很委屈。
D.“我”开始叫笑嫂师父是“顺从”地叫,并不是真心。但后来却对笑嫂“甚是敬重”,总往她工作场地跑,是因为受到了她精神的感染。
E. 文章开头没有直接写笑嫂家的困难,而是先写她的“笑”,这样做可以让小说曲折有致,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小题2】小说中的“笑嫂”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品为什么以“笑嫂”为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澎湃新闻对全国高考状元发去一份“2017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回收40份有效问卷。

问卷显示,40名高考状元中6位状元来自农村,其余85%的状元均是城镇户口。此外,父亲是公务员的状元占比35%,母亲为公务员的占比22.5%,远超其他职业。

虽然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可能相对更为重视教育,但是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尤其是普通公务员与普通教师,并不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当前教育公平越来越得到维护与促进情形下,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在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在的孩子可以说已经能够基本实现在相同的基点上开展学业竞争,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出身,并不能对学生升学发挥明显的助益作用。

现在农村的父母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节衣缩食、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而抱怨、纠结出身“不好”,往往会成为一个人不愿意努力的借口,出身于农家.不但不能成为其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反而令其找到自暴自弃的理由,才是真正的悲哀。学生自身应该正确认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正确认识自我,如教育专家强调的,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自身的兴趣,找准闪光点,去做最大的努力,达到最好的成绩。如此理性看待出身差距,永远精进奋斗,一个人即便出身农家,同样可以获得璀璨的明天与精彩的人生。

(摘编自《2017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

材料二:

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许多高考状元们对来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够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思维是对来自应试教育做现成试题而又想获得完美答案的一种重复。高考状元们只是在应试上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而他们却又往往以这一次成功引以为一生的骄傲。过分地回顾过去,却丧失了以后为更高远目标努力的动力。高考状元们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们在学习上心无旁骛,梦想摆脱某种困境。一旦实现理想,却又陷入了没有目标的窘境,而在就业上却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更为理想的指导,结果好多人也就听天由命。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常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美国航空学会和美国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摘编自《高考状元的人生走向》)

材料三:

无论何种动机的“状元”炒作,都无法逃脱名利缠绕的怪圈,这种缠绕让基础教育生态始终无法真正好起来,并在很大程度上持续强化社会对教育的不当认知,让公众对教育的理解围于考试分数的粗浅层次,抵消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改革效果。

要彻底禁止“状元”炒作,就必须出台国家层面的监管“硬杠杠”,不仅要有行政部门的禁令,还要有明确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与处罚措施;不仅要有行政法规的约束,还要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禁止宣传炒作“状元”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要求,违反规定的学校、媒体以及新媒体机构要受到行政处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状元”炒作现象。

(摘编自《禁止炒作“状元”,需要出台监管“硬杠杠”》)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应对孩子的学习时常关心但不可干涉太多,而放任或过于关注学习,则不利成长。
B.高考状元们心无旁骛可以取得好成绩,但一旦没有目标,就容易陷入窘境,听天由命。
C.高考状元因无法逃脱名利缠绕而想进行炒作,这让基础教育生态始终无法真正好起来。
D.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改革效果被抵消,是与人们对考试分数的粗浅层次的认识有关的。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公务员与教师虽然更为重视教育,但是不占有优势的教育资源,也不能对学生升学发挥明显的作用。
B.农村父母要培养孩子成才,就要节衣缩食,这样才能让孩子正确认识家庭环境,理性看待出身差距。
C.状元们思维上僵化模式使他们缺乏自己独到见解,往往追求完美和没有疏漏,考试中十分看重分数。
D.学习艺术,注重人文素养,让钱学森思路开阔,素质全面,这是他科学上取得很高成就的必要因素。
【小题3】如何才能使高考状元得到更好地发展?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世界平坦化的进程迅速加快,很多人也产生了相当的忧虑,担心“全球化即美国化”。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原因,因为全球各地充斥着美国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美国的品牌和美国的电影制作人、美国的歌星和美国的演员、美国的服装设计师和美国的快餐连锁店。他们在世界平坦化的过程中占据着最好的有利位置,是第一个尝到甜头的人。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平坦的世界推销美国文化,不管当地独特的服装、语言、食物或音乐多么顽强地固守自己的风格,最后人们还是会担心,自己的文化传统可能被轻易地侵蚀。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美国文化似乎注定要获得胜利。全球化长了一张美国面孔,有着一幅美国神情,充满1了美国味道。

(2)所有这些变化将以“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形式对全球化产生影响。世界上的很多人声称,[甲]我们认真采取措施加强保护本土文化和自然环境,[乙]美国式的全球化将在未来数十年内消灭全世界花费数百亿年才进化形成的文化、生态和动物的多样性。

(3)然而,就文化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平坦化进程不会必然导致各种文化的同化。实际上,[丙]说平坦世界中的竞争平台能同化各种文化,[丁]说其导致世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多样化的潜在能力更为强大。

(4)为什么?主要是因为人们具备“上传”的能力。“上传”可以使本土文化成为全球化的成份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人都可以利用工具创造或上传自己独特的东西:本地的新闻报道、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音乐、自己的视频、自己的照片、自己的软件、自己的百科全书、自己的字典。所有这些行为汇集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从而保护并加强了本土文化的独有风格。平坦世界的竞争平台为你提供了把本土文化展现给世界的机会。这意味着你不再仅局限于下载《米老鼠和唐老鸭》。你现在可以写自己的歌曲,以你喜欢的语言创作博客,把它放在博客网站上与其他人分享。你现在还可以用便宜的电脑摄像头和微软操作系统附带的视频编辑软件拍摄和制作视频作品,并上传到网上。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视频不是巨无霸汉堡,而是比萨饼。什么是比萨?比萨就是在一块面团上撒上各种小食品和调料,各种文化撒的小食品和调料不同,所以可以制造出不同口味的比萨。比如,日本制作的是寿司比萨,曼谷制作的是泰味比萨,黎巴嫩制作的则是mezze 比萨。平坦世界的竞争平台就像是制作比萨时的面饼。它允许各种文化根据自己的爱好调节口味,这种状况将越来越平常

(5)与此同时,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高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具备了不通过移民就可以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这意味着本土文化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的机会增加了。一个年轻的印度工程师不必再在美国驻新德里使馆外排长队,祈求能够获得美国签证。他或她不必放弃自己的民族服装、民族饮食、民族音乐以及自己的家人孤零零地前往明尼苏达州,以求在美国3M公司获得一个体面的工程师工作。这对于保护印度本土文化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文化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越来越多的人在本土就可以幸存于平坦的世界,甚至发展的机会更多。促使文化多元化与促使文化同化两种力量的角逐中,前者变得更加强大。

(6)而且,即使那些不得不离开自己国家前往西方——尤其是欧洲或美国——的人们,也能够利用平坦的世界保持自己本土文化中的很多特色。即使他们生活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他们也能够利用网络读到本国新闻,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几乎不花费用地与亲人和朋友联络,可以通过网络或卫星电视收看来自开罗和加尔各答的每日新闻(使用阿拉伯语和印地语),保持特色和趋同的两种力量一样强大。

(7)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听到了一位印度出生的专家对“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的见解,他是亚洲传媒通信公司的秘书长英德拉吉特。班纳吉。2005年9 月11日,他在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的采访时说:这是一种现象,无论散布在世界何处的人们都会利用当今全球的媒体网络来更多地关注他们本土的新闻、传统和朋友。他将“本土文化参与的全球化”称为“倒转的全球化”。除了全球性的媒体覆盖了亚洲,当地的“本土”媒体也正在走向世界。这种“本土文化参与的全球化”的现象是由于散居在外的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的在世界各地的移居者)对于本土新闻与信息的强烈需求而引起的。

(8)当然,全球化过程中的美国化趋势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任何人都不能低估它。但是,不管怎样,近10多年中,全球化并未必然导致人们逐渐像美国人一样去看、说、唱、跳,以及以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小题1】文中的人们担心“全球化即美国化”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
【小题2】文章(2)(3)两段中,“甲”、“乙”、“丙”、“丁”四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
A.虽然 但是 或者 或者B.除非 否则 与其 不如
C.要么 要么 非但 还能D.不是 就是 既然 所以
【小题3】文章第4段中“上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小题4】用一个现实中具体的例子来阐述第4段划线句的含义。
【小题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世界平坦化”即“全球化”,各种文化能够借助平坦世界的交流平台来进行交流展示。
B.民族文化不能离开其生存的环境,因此保护民族文化的最好的方法是将它留在本土。
C.美国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并不会必然导致世界文化的趋同。
D.“本土文化参与的全球化”是通过走向世界的本土媒体,向世界传播当地文化和信息。
【小题6】概述西文的主要观点及支持该观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