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江底之夜
艾芜
走下十里多路的山坡,阻挡在面前的,正是一条水势汹汹的江流和排立在江边的一列街屋,都在暮色中渐渐朦胧起来。街口吐出一大群回到远山去的村人,荷着土洋炮和带着红缨子的长矛,倘不看见另一只手还提有竹筐及布口袋,那会把他们这些赶街的人疑为土匪的。。
“真是幸运!”这样想着。因为一个人,又没带武器,却安然地走到了一个可以暂时住宿的地方。
这儿叫江底,我住在一家临江的马店。兼做店老板和小伙计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粗女人,衣衫已经补了好些块不配色的疤,三个高矮不齐的孩子和一个尚未满岁的婴儿,时常吵闹着她。
我的装有书和衣衫的包袱,就由她拿去放着。等我和大孩子小猪一块坐在火堆旁边用心烧吃包谷时,她便走进她那间小屋子,把房门紧关,她的第二个孩子,在屋门口急嚷着“妈妈”。
“这一包烧黄的,先给你。”
我一面把刚从火堆里取出来的包谷,撕去一层层的皮,一面招呼着那个快哭的孩子,便听见里面有几本书那样的东西“突地”跌落在地上。我猜疑她在检查我的包袱。该没有东西使她看上吧?她那样健壮,不会把我从后门掀下江去吗?她的丈夫呢?一面胡猜乱想着,一面问小猪:
“你爸爸呢?”
他嘟起小嘴巴说道:“没有爸爸,只有个叔叔!”
“叔叔呢?”
“叔叔没有住在这里,半夜才……。呵哟,烧焦了!”他赶忙用铁火钳拨开火堆,将一块冒着烟的包谷挟了出来。
门呀的一声,女主人生气地出现在门口,“看你一刻也离不开,鬼东西!”一边大声叱骂站在门前的二儿子,一边迅速地瞥视我一下。
“哇——”,她先前抱进屋的孩子在里面哭起来,背在背上的婴儿也跟着哭了起来。她跑进屋里去,把哭着的第三个小孩子提了出来,给他一个耳光之后,随即把大孩子手中啃了一半的包谷抢去,硬塞在小儿子的嘴上,将那张发出哭声的嘴洞,莽撞地堵住。
这第三的孩子真的不哭了,但背上那个却更加哭得凶横了。小猪躲在黑角落里小声地抽噎,不敢哭出来。
睡的时候,我被引进店后一间小屋子,里面发出久无人住的霉气。蜘蛛网像吊着许多流苏一样地,现在屋顶下边和四只角上。两条长凳上横放着三四块松木板子,没有草席,没有棉枝。
“这样怎么好睡呢?老板娘。”
“真没法呵,将就点吧,客人!”女主人板着面孔。
“怎么能够将就?谁愿意出钱睡这样的客店?”
“到了我们这地方,是要受点委屈的哪。”接着冷冷地笑着。
“难道这地方会穷到这样子吗?”
见我稍露讥刺,她便吊下两只嘴角,气愤地说道:
“哪里穷?这样好的地方!那些天杀的东西接二连三来抢,还有你们那些保商队……哼,过一回,光一回……”
我早已非常疲倦:“算了,算了,就这样睡吧。”
光板的床上不好睡,壁板缝里又钻入江风,约到半夜以后就醒了,听着江涛打岸。
“笃笃笃……”店外响起敲门的声音,起初小而低沉,渐渐便大起来:“砰砰砰……”女主人喂喂地急应着去开门。
“睡死了!老子晚上走这样远来!”
“呵呵!这是你们山上种的南瓜吗?……小声点,小声点,今晚有过路的人。”
“包袱大吗?”
男子突然很小声,女人的回答却低微到听不见。我轻坐起来,带着些微的恐怖。壁板缝里望江上,月色正好,黑油油的江水,碰在江中突出的大石上,溅射出无数灿然的银花。一个旅人,晚上来到这儿息宿,半夜被人推下江去,谁也不会察觉。呵,可怖的地方!我不安地躺着,直到天微明才昏迷迷地睡去。天光大亮醒来,觉得自己还在着,便非常喜悦地做着早上要吃的东西。
那男子已不见了。女主人将一个壮大黄圆的南瓜连皮切在瓦罐内,三个高矮不齐的孩子围在她身边,睁大贪食的眼睛,舐着带有唾液的嘴唇。
忽然看见壁上挂着一张小小的像片,就着窗外透进的鲜朗晨光,能从薄尘中分辨出两个年轻军人的雄健姿影。倒边隐约有字,细看始明白:
“民国八年与徐排长摄于四川之泸州,后徐君阵亡于成都龙泉驿一役,即将此仅存之遗影,敬赠君之夫人惠存。
陈长元谨赠”
字迹粗劣,大概是一个排老二之之流写的罢。回头去看见孩子们和母亲还在那里热心地弄煮着南瓜,心里便禁不住黯然起来。
(选自《漂泊杂记》,有删改)
【小题1】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试推断文章划线句中女主人生气的原因。
【小题3】简要概括女主人家庭的生存状况。
【小题4】请探究文章结尾划线句“心里便禁不住黯然起来”的意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22 06:0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回答后面的各题。
青与绿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天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是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了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青”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春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小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同时并见,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了春天。
B.“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说明春的信息首先体现为草与柳的变化。
C.诗中的“细叶”之所以又被称为“柳眼”,因为它是春天到来的先兆。
D.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因为绿是具有多样统一性的谐和色调。
【小题2】从原文看,下列有关“青与绿”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春晚绿野秀”,证明了在诗歌中绿野不可能被称之为青野。
B.与重在表现具体现实的世界的绿相比,青似乎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意义。
C.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所以青和绿原属于同一种颜色。
D.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可见青不能用来形容柳。
【小题3】依据原文信息,下列诗词名句中的“青”与绿无关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C.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D.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在履行经济责任方面,我国民营企业近年来实施创新驱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军民融合的生力军。2017年,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199.8亿美元,占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总额的43%;第三届军民融合展上,民营企业参展的技术成果占总成果的69%。

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方面,民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48.3%的民营企业淘汰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51.3%的民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现有产品环保性能。

多年来,民营企业一直是公益慈善捐赠的主力,捐赠占比超过50%,最高时达64.6%。我国民营企业基金会已有677家,在全部企业基金会占比为78%。在历届中华慈善奖获奖名单中,民营企业一直占最大的比例,超过国企、合资企业、外企等。

助力脱贫攻坚,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突出亮点。自2015年“万企帮万村”行动启动以来,民营企业为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共有5.54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精准扶贫756万人。

我国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国家提出的“走出去”、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脱贫攻坚等,民营企业都积极响应,并主动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企业家精神和家国情怀也促使民营企业创造出了丰富多样、机制灵活的公益模式。

(节选自《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

材料二: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新旧年交替之际,不少企业陆续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例如,阿里巴巴披露最新数据,2018年,全国600多个贫困村通过电商脱贫成为“淘宝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扶贫之路。

同样通过电商渠道思路进行扶贫的还有苏宁。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苏宁易购电商扶贫实训店”落地百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年培训超过40万人次。

为何聚焦扶贫?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在接受经济之声采访时说:“因为企业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它需要去回应国家的一些政策关怀。这几年很多企业会把扶贫放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一个优先的位置。”

邓国胜认为,企业在扶贫过程中需要承担与政府不一样的角色。他说:“政府是扶贫政策的制定者,是责任主体;企业需要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优势,和政府是形成一种协同合作的关系。这些都需要政府来引导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协同配合。”

(摘编自央广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密集发布,扶贫成绩单成关注点》)

材料三:

驭道天下是一家致力于汽车租赁的民营企业。“公司在发展的同时不忘践行社会责任,广泛参与教育、志愿服务、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此外,公司还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驭道天下(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西西表示。

公司通过捐款、捐物、做义工等多种形式,将公益活动融入企业文化中,让每位员工都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设置“免租金日”的方式,鼓励旗下司机到敬老院、福利院担任义工,将欢乐送到老人与孩子身边。

在帮扶失业、解决就业方面,公司积极与地方政府机构合作,为国企下岗职工举办特招会,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我们还为下岗职工量身打造了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班,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求职需求。”吴西西介绍。

在倡导绿色环保方面,“目前,驭道天下在全国有运营车辆近万台,其中70%左右都是新能源车,在节能减排及推进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进程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吴西西说。

(摘编自新华网《驭道天下获得2018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社会责任绿色环保奖》)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军民融合的生力军,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B.民营企业一直是公益慈善捐赠的主力军,它们在捐赠资金数量、企业基金会数量、历届中华慈善奖获奖数量方面,占比均超过50%。
C.在国家扶贫过程中,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并引导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脱贫攻坚,扶贫中民营企业功不可没。
D.作为一家经营汽车租赁业务的民营企业,驭道天下在发展好自身业务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绿色环保方面成为民营企业的榜样。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半左右的民营企业淘汰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或是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现有产品的环保性能,这些都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
B.很多民营企业走开发式扶贫之路,阿里巴巴的600多个“淘宝村”、苏宁的“苏宁易购电商扶贫实训店”、驭道天下的“免租金日”都是典型代表。
C.我国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创造出了许多形式各异、机制灵活的公益模式,这与民营企业家自身的精神品质和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
D.在企业的各种社会责任中,扶贫成为关注的焦点,许多企业都积极参与扶贫行动;驭道天下则通过参与各种公益事业来履行社会责任。
【小题3】民营企业如何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得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关。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文字不能完全传达出情感的道理。
B.作者认为《归园田居(其一)》虽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无言之美,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乡村景物未能表现。
C.《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借景抒情,将作者的一种凄凉惜别的心绪用简练的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
D.《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平和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不需苛求把情意全表达出的道理。
B.文章在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等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并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C.文章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中心话题,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虽要以言达意,但创作者不必追求用文字全部表情达意,而欣赏者自己的印象和美感,也许还要深刻。
B.欣赏者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时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C.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将更有感染力。
D.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铁凝早期小说的审美探析

①铁凝是由儿童文学走上文坛的著名小说家。早期她主要创作短篇小说和为数不多的中篇小说。此时的她,是文坛的新起之秀,在海滩上她拾捡起的是小小的贝壳;在春天里,她采摘来的是不被人注意的那开在山涧沟壑的一朵朵洁白的小花。她那饱蘸情感的笔墨,犹如春蚕吐丝,织成一张张的网,撒向生活的海洋,打捞生活的底蕴,捕捉生活里的真善美。她的这些“抒情诗型”小说,□□出一种特有的美学品格,□□出独具的艺术审美趣味,□□出深邃的思想内涵,□□出浓郁的审美意蕴。

②在铁凝的作品中,女性的矛盾与困境往往与对社会文明进程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只有在那些没有被现代文明浸染的或带有原始生命体验的女性那里,才显出某种宁静、恬淡与充盈的抒情因素。《哦,香雪》就是典型的一例。它简直是一盏美酒,饮之欲醉;读者品尝它也是在享受它。通篇仿佛是从诗泉里流淌出来的涓涓细流,流进人们的心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③铁凝的激情是饱满的,爱是火热的。按照列夫·托尔斯泰的观点,艺术是交流情感的。因此,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铁凝正是这样的艺术实践者和追求者。她把自己火热的爱献给了大山皱褶里的台儿沟这个小得让人心疼的只有十几户乡亲的小山村。大山似乎有了人情,因为台儿沟的乡亲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台儿沟也似乎具有了人性,它可以“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甚至连两条冰冷又等距离排列着的铁轨也似乎充满了灵性,“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因为它无法忍心高速前进、风驰电闪地掠过去,也不忍心把台儿沟抛在后面,所以作短暂的一分钟停留。铁凝将饱满的诗情,倾注于笔下所描写的小山村。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田垄沟坡、蓝天白云,无不被作家赋予艺术生命而存在,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存在。这“存在”是植根于作家充满诗情的基础上的。

④台儿沟的乡亲是那样的善良、憨厚,简直有点古朴。“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然而火车的短暂的一分钟停靠,唤醒了与世隔绝的沉睡的山村;“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的新鲜的清风”吹醒了台儿沟的乡亲,他们的生活在默默地起着变化,那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每逢列车疾驶而过,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翘起下巴贪婪、专注地仰望着火车”。少女的心被这一分钟震颤了。她们带着一颗好奇的心要通过火车那小窗口看到另外一个新奇的世界。那一双双纯朴可爱的农村姑娘渴望美好生活、探究文明世界的明亮的眼睛深深地镌刻在读者心中。

⑤小香雪用四十个鸡蛋,走了三十里夜路终于换来了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我想没有哪一个读者读到此心灵不为之震颤的!“笔触细致,诗情缱绻,几乎已打破了小说、散文、诗歌的界限;它既是小说,也是散文,又是诗;其基调简直可以说就是诗。”“读者从这个平凡的故事里,不仅看到古老山村的姑娘们质朴、纯真的美好心灵,还能看到她们对新生活强烈、真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为了这种追求,不顾一切所付出的代价。”多么了不起的追求!小香雪的心灵苏醒不正是一首净化人心灵的歌吗?还有比这更具有诗情的歌吗?难道这首歌还不能唤起我们年轻一代改变生活、改造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吗?

⑥作者为了烘托渲染出山村女孩小香雪的宽阔的心胸、美的气质,表现她那朴素而热烈的追求,将台儿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情丝都编织到她的身上,使她成为美的化身,这时小说中的铅笔盒便含蓄成一个象征物。“诗情是象征的基因,象征是诗情的升华”

⑦铁凝的小说充满着诗的素质,很少将事件全过程纤毫毕肖的再现,那些细腻的娓娓不断的描述,都是通过微末的细节在品味着醇美的诗情,正是这种诗人的才情决定了她小说的写法和风格,那就是诗意浓郁,意境深邃,但又含蓄蕴藉,非细心体味,品尝不出其诗韵,因此,铁凝小说具有一种内在的诗意美。

【小题1】第一段中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营造 渲染 揭示 体现B.营造 体现 揭示 渲染
C.渲染 营造 揭示 体现D.体现 营造 渲染 揭示
【小题2】第二段举《哦,香雪》为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小题3】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铁凝小说的那些细腻的娓娓不断的描述充满着诗的特质
B.铁凝小说中把台儿沟山水草木的情丝都编织到了香雪的身上
C.作者认为,《哦,香雪》是小说、散文、诗结合的新文体
D.本文对《哦,香雪》的分析充满了诗意的激情和科学的理性
【小题4】联系全文,概述铁凝“抒情诗型”小说的艺术特点。
【小题5】回忆课文《哦,香雪》所学内容,谈谈你对香雪这个人物的理解与认识。

同类题5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吴健雄:“中国的居里夫人”
在浩渺的星空,有一颗小行星,它的名字叫“吴健雄星”,是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名字命名的。吴健雄女士以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也为自己赢得了“中国的居里夫人”的桂冠,并最终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永恒的星空。
1929年,吴健雄出生在今天的苏州市太仓市,太仓文化底蕴厚实,历代人才辈出,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吴健雄的父亲吴仲裔十分重视教育,还创建了明德学校,让家乡的子弟接受现代教育。不仅如此,他更是突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规,让女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吴健雄幼年的成长和发展,无疑受到了她父亲巨大的影响。她成年后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那是一段“美好而快乐的生活”,她和她的兄弟三人看了许多书,而这都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吴仲裔还不时将当时上海《申报》上刊载的一些科学趣闻,念给识字不多的吴健雄听,在吴健雄的心田上种上了第一颗科学种子。
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的吴健雄便远走他乡了。她怀揣梦想前往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向诺贝尔获得者劳伦斯学习原子物理。跨出国门、远在异乡的半个多世纪里,吴健雄全身心投入物理实验,对现代核物理学,特别是在原子核β衰变实验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首次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不过当时属于推论,还未经过实验证明。在看到杨李二人的论文量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实验,在极低温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从而观察钴60原子核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吴健雄几乎日日夜夜都钻在实验室里,饿了啃个面包,渴了喝杯牛奶,每天睡眠只有4个小时。经过几个月复杂、紧张的实验,她领导的小组惊奇地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过去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是错的。报告发表后曾在国际物理界引起轰动,产生了极   为深近的影响,也促使杨振宁、李政道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而吴键雄也于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后来还在1975年出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
“少小离家老大回”,1 973年,吴健雄和老伴袁家骝博士第一次回到了阔别37年的家乡,因为在那里有一所由她父亲吴仲裔和母亲樊复华创办的明德学校,她自己也曾经在那里接受过启蒙教育。据原明德高中几位老教师回忆,吴健雄当时心情无比激动,两位老人走进校门,迫不及待地巡视教室……从这以后,吴健雄不顾年届高龄,先后6次回到母校,为母校题词,设立以其父亲命名的吴仲裔奖学金,建造吴健雄实验室,还把一生节约下来的500多万元捐给了母校,而他们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原明德高中的教务主任焦桐说:“在我面前,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袁家骝博士噙着泪花在明德计算机中心捐赠仪式上宣读吴健雄教授的致词:一张是袁博士请乔国瑜女士拼接的旧睡裤。我凝视眼前两张照片,视线模糊了。”
1980年,吴健雄退休了。绚烂的生活趋于平淡,但她的炎黄情结却更浓烈。她非常关心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多次回国访问讲学。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台湾同步辐射加速器等大型物理实验设备关怀备至,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并亲自参与筹建工作。
1997年,吴健雄在纽约病逝,老伴袁家骝根据她的遗愿。将其骨灰迎回太仓安葬。2003年,袁家骝先生去世。现在太仓的明德学校有吴健雄、袁家骝墓,墓园不大,但令人惊叹的是,园名由杨振宁题写,吴健雄的墓文出自李政道之手,而李远哲为袁家骝墓碑题字,丁肇中则为其撰写碑文。正如何学良先生在《海国学志》中所说的那样,四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的题字、撰文齐聚一墓园,这是绝无仅有的。
(摘编自潭江《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链接:
①在美国的这些日子里,吴健雄从来没有忘记她的中国根源,外在形式上都是中国的,内在精神上更是中国的,旗袍装束的她始终坚持着中国的饮食习惯,这些已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吴健雄,行事为人处处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摘自江才健所著的《吴健雄》
②做学问就得认真学习,认准目标,坚决向前走,没有捷径,也不能遇难而退,半途而废。
——吴健雄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父亲的启蒙教育对吴健雄影响深远,不仅在幼年的吴健雄心中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还为吴健雄日后能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础。
B.吴健雄的研究结果证明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科学性,虽然她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但其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却并不比杨、李二人逊色。
C.吴健雄生活简朴,却把节约下来的钱捐给了母校,退休后意识到祖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落后,就多次回国访问讲学,并积极参与筹建大型物理实验设备。
D.吴健雄处处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在跨出国门、远在异乡的半个多世纪里,不管是外在形式上,还是内在精神上,她都是中国的,哪怕是遗愿,也要求“落叶归根”。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吴健雄对物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和缅怀她,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吴健雄星”
B.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杨振宁和李政道经过实验分析,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吴健雄在看到二人论文后,进行了大量复杂、紧张的实验,证明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正确。
C.吴健雄曾在其父母创办的明德学校接受了启蒙教育,解放后她多次回到明德学校进行访问、题词,并设立奖学金,建造实验室,这体现了她心系故土、造福乡梓的情怀。
D.本文完整详细地记叙了吴健雄的一生,重点刻画了她的成长、求学、科研以及回国建设等片段,突出了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小题3】吴健雄为什么能赢得“中国的居里夫人”的赞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