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巷口的守望
余显斌
那是条小巷,江南常见的小巷。
巷子被粉墙夹持着,很深很深,深得如同岁月一样绵远悠长。巷子里铺着的细麻石子,也被岁月的齿痕打磨得光光亮亮。
一个老人静静地坐在巷子里,他背靠着墙壁,头发大部分已成白色,面色苍白,满脸皱纹,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对面墙壁。他是个瞎子。
巷子很静,偶尔的,有老太太买菜,提着篮子走过;有老头散步,拐杖敲着石子路,一路敲过去。然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只有墙头几朵花儿,在零零散散地开着。
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条凳子上。一只大黄狗卧在他的腿边,间或叫两声,声音红铜一样亮,在巷中正午的阳光下跳荡着,一波一波的。
一个女人走来,看见老人。女人俯下身子问:“老人家,太阳很大,你怎么不回家?”
老人摇着头,他在等自己的儿子,儿子就是在这条巷子里走出去的,一直走向远方。走时,说他很快会回来的。现在,他在等那小子。老人嘟囔着,口水流下来。有人告诉女人,老人有老年痴呆,不听人劝。
女人走了,走了好远,回过头来,深深的巷子中,老人坐在凳子上,狗卧在他身旁,不时叫两声,苍凉,孤寂。女人再来时,是个秋雨天,树叶飘零,老人仍坐在巷子口,面前放着个碗,里面有零零落落的钱。
雨,丝绵一样细细密密铺下来。老人穿着一件破雨衣,黄狗卧在他雨衣下的一角里。细雨湿了老人的雨衣,湿了小巷,更湿了江南的天地。
老人在雨中打着盹儿,头一点一点的。
女人叹口气,悄悄走近,拿了些钱放在老人面前的碗里。老人一惊,醒了道:“山子,你回来了?”女人不说话,悄悄转身离去。老人侧了一会儿耳朵,长叹一声,摸着黄狗道:“不是的,是我做梦,梦见山子回来了。”老人的话,迅即被江南雨润湿,潮潮的。
再次经过时,已是江南的暮春。
老人面色灰黑,两腮塌陷,头顶上稀稀疏疏地长着能数得过来的几十根白头发,虽是坐在凳子上,但能看得出,他的腰弯得厉害,头挺着都有些艰难。和以往不同的是,他的身边多了根棍子。黄狗也不在了。
老人听到脚步声,侧着头问:“山子,是山子吗?”
女人涩着声说不是的,是过路的。然后放了些钱,转身轻轻走了。巷子中,只剩下老人,还有无边的雨,和雨里一声长叹。
当女人在信里告诉我这些时,我捧着信,泣不成声。
是的,我就是山子。女人,是我的一个同学。那个老人,就是我爹。
我从小巷走出,走向远处,走进监狱。临走时,为了不让爹伤心,我说:“爹,我出去一趟,不久就回来。”爹点头说,好,好,我等你。
可是,一个贪污十几万的人,怎么会很快就回来啊?
我读罢同学的信,暗暗发誓,我要早日回去,巷子中,爹在等我,在晴日雨天里等我,从没离去。
由于表现好,我获得减刑。
我出狱时,又是杏花春雨天,细雨蒙蒙地下着。我没有丝毫停留,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巷子——爹日夜留守的巷子。
天青色的烟雨里,巷子中空空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一个凳子,在雨中空落落的放着,已经淋湿。有过路老人告诉我,这凳子是一个老人的,他在这儿等他的儿子,可最终没有等到,倒在了这儿,闭眼前留言,凳子放在这儿,让儿子知道,爹在这儿等他,一直等着。
我站在那儿,泪水滑落下来。突然跪在凳子前,喊一声“爹,儿子对不起你。”
江南雨啊,扯天扯地地漫下来,遮住了天,遮住了地,遮住了仄仄的小巷。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
A.山子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山子请求女人看顾老人、了解老人的境况,并且为了能回家看老人山子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减刑。
B.小说中的小巷狭长、悠远、寂静,老人在这里等待儿子,暗示了他无法排遣的无尽的孤独、寂寞、盼望和思念。
C.老人静静地坐在凳子上,很少说话,很少动一动,像个泥塑,这说明他内心是平静的,他坚信儿子一定会回来看望自己。
D.小说以很大篇幅描写老人等待儿子的过程,目的是突出老人在等待中饱受物质和精神上的煎熬。
【小题2】小说开头写江南的小巷,有什么作用?
【小题3】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老人,有人说是山子,你认为是谁,请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12 08:0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歌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一些诗人对“讲品位、讲格调”没有异议,但提到“讲责任”“讲担当”就未必赞同。有人认为“诗就是诗,不必承担社会历史责任”。“诗以外的任何附加,都会使诗不‘纯’”,于是只封闭在个人空间里,逃避公共空间与大众议题,其实,诗人只有跳出“纯诗”的观念窠臼,摆脱“小我”束缚,增强公共意识、使命意识,才能写出富有风骨的“大诗”。

诗歌要有时代担当。请歌是心灵颤动和诗意传速,但不可能离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如果面对时代和人民“失语”,就只能是阁楼里的低吟浅唱和孤芳自赏。诗歌当面对时代,理解时代,呼应时代,拥抱时代,而不是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成为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诗人的心上附着诗的灵魂,诗人要站在人类精神高地,关注人间疾苦、人民福祉、人类命运。

请歌要有艺术担当。诗有诗的劲道,即便是承载历史文化,也须是诗意的承载,诗歌要关注和表现人民,当然是以诗的方式。在当下诗歌写作中,特别是宏大社会题材诗歌写作中,少数诗歌给人以大而无当、空泛无物的感受,诗歌应有心灵内凝的劲道,否则留下的既不是史,也不是诗,只是一个声力竭的空洞状态。真正有艺术风骨的“大诗”,应发自一个诗人的心灵深处,新时代诗歌应有大格局,关注的不仅是私人空间,还有公共空间,不仅是个人命运,还有人类命运,这才是有大境界、大胸怀,有大爱、大能的诗歌,具体来说,“大”既指书写对象的事件、主题的“大”,也指诗歌语言的大气,当然它不一定使用“大词儿”,而是经过诗性组合之后呈现出高端飞拔的气质,常造一种气场,带来震撼效果。此外,还应有大结构,开阖有度,兼具创新性,充盈着昂扬的气势和气魄。

诗歌要有社会历史担当。这不是要求每个诗人在大事件诗歌写作中复述新闻、图解政策,也不是希望诗人在书写大事件时被叙事、细节所裹挟,而是要表达诗性体验,传递人生经验,在烟火中求真味,于坦率中求蕴藉。

诗歌对社会历史有担当,就要经得起批评。诗歌是精神食粮,要像保障食品安全一样,分清楚哪些有利成长,哪些有害健康,从而趋利避害。诗歌只有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批评”,才可能成为经典并世代流传。对社会历史负责,诗歌还要引导趣味,不是建“奇花异石”的“盆景”,而是耕耘肥沃的广阔大地。诗歌需要大众化,以“诗”为前提的大众化,不是一览无余、毫无蕴藉的浅显化,其要义是加强优秀诗歌在大众中的传播和赏读,让写作和阅读共同承担新时代诗歌的使命。

(摘编自胡丘陵《新时代诗歌要讲担当》)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诗人认为诗歌应“讲品位、讲格调”,因而不赞同其“承担社会历史责任”。
B.诗歌要有艺术担当,这意味着诗歌既要承载历史文化,也要关注和表现人民。
C.诗歌是不是有大格局,这取决于诗人是不是有大境界、大胸怀,有大爱、大能。
D.诗人在书写大事件时,应传达出自己的感受,而不一定过多地拘泥于叙事本身。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一些诗人对诗的狭隘认识为立论的事实基础,引出了“讲担当”的必要。
B.文章从时代、艺术、社会历史三个方面论述诗歌的“讲担当”,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末段采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形象地论述了诗歌如何才能对社会历史有担当。
D.文章指出诗歌的社会历史担当要经得起批评,并据此对诗歌大众化作出论证。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纯诗”与“大诗”格格不入,无法“讲担当”,在新时代我们应当予以摒弃。
B.诗歌是心灵颤动和诗意传递,阅读诗歌可以使读者与诗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C.诗人应立起人类精神高地,与时代接轨,为人民发声,否则就难以写出“大诗。
D.那些能够成为经典并且世代流传下来的诗歌,一定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批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于周五发布,引起了全球的强烈反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电信巨头创建的操作系统技术先进,具有逐步建立自身生态的强大增长力量。它的诞生为全球运营系统模式的永久性变革拉开了帷幕。

②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它有四个特点:分布式架构,自然流畅性,内核安全性和生态共享。分布式架构可以灵活地适应整个场景的丰富终端形式,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的设备,包括大屏幕、手机、PC等,可以灵活地部署,对应不同的设备。

③过去几年的进展证明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今天华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中国的整体技术环境和市场支持力,都比华为从落后跟着走一直冲到5G领先位置那个阶段强了一大截。鸿蒙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鸿蒙将为国内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带动和刺激。

④美国打压华为对鸿蒙问世起到了催生作用。鸿蒙问世无疑是被美国“逼”出来的,而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施压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趋势。中国整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自主开发核心技术。鸿蒙是时代的产物,它代表了中国高科技必须实现的战略突破。这是中国解决许多“卡脖子”问题的一个带动点。鸿蒙与Apple和Android操作系统相比无疑正处于建设自身生态的早期阶段,但毫无疑问,它将很快在中国站稳脚跟,逐步走向全球。鸿蒙的技术非常先进,虽然中国的超级市场需要大量的内部协调,但这个市场通常会为新的操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会是一个悬念。

⑤一旦形式势促使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华为手机的销量将在短时间内下滑,但这种暂时性的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以及中国操作系统和软件产业回归的全面繁荣。这笔大帐中国社会算得清,它的合理性也必将转化为一种特定的市场方式,以促进鸿蒙的成功。中国其他软件应用商和各利益实体将在全社会的推动下支持鸿蒙的开源,参与鸿蒙生态建设。

⑥世界憎恨美国电信和IT巨头的垄断,鸿蒙的问世是打破美国垄断的现实解决方案,它对全球技术平衡具有积极意义。虽然Apple和Android已经占领了全球市场,但欢迎竞争是市场的本质。只要鸿蒙科技确实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市场就会为他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问题,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初具规模。鸿蒙可以说已朝这个方向发出了最有力的一击,这不能成为华为与美国队比赛的一次失误。华为和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已经没有退路,他们正在坚定地前进。虽然他们经历了短时间的困难期,但历史不会给中国的崛起提供另一种方案。

⑦我们还要看到,华为的坚强抵抗为中国其他相关制造商提供了喘息的时间,这使华为的屹立不倒具有了全局意义。中国制造商彼此既是竞争对手,又形成了一个微妙但却真实的利益共同体。让鸿蒙的生态系统得以建立,这不仅对华为的生死至关重要,也对中国所有相关制造商的未来生存环境有着决定性影响。

(摘编自社评《鸿蒙,中国高科技突围的英勇带动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蒙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具有逐步建立自身生态的强大增长力量。
B.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施压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趋势,美国对华为的压力在鸿蒙的出现中发挥了作用。
C.鸿蒙的技术非常先进,中国这个超级市场通常会为新的操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D.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导致了华为能够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沿,出现了鸿蒙。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针对中国整个软件业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华为鸿蒙的出现将为国内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带动和刺激这一论点。
B.本文采用了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述了鸿蒙系统的特点、作用、意义。
C.本文在论证华为的鸿蒙系统非常具有前瞻性时,将跨越设备差距并实现用户场景控制体验的一致性罗列出来,认为这应该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D.本文论证了鸿蒙操作系统之所以可以在不同设备间灵活部署,是因为它采用了分布式架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问题,全社会的共识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具规模。
B.现在谈论鸿蒙的成功或失败还为时尚早,但就现实来看,它的问世无疑成为解决美国垄断问题的有效办法。
C.鸿蒙的诞生为全球运营系统模式的永久性变革拉开了帷幕,中国市场会为它孵化并积累出一个有激烈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D.鸿蒙安装在华为的全系列产品中,华为的手机销量将会下滑,但这种损失将带来华为的进一步崛起。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 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 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 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 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 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 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 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 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局势节节败退,戴安澜将军在带领军队向缅北野人山撤退时腹 部中弹,他坚持指挥军队抗战突围,最终伤势恶化,以身殉国。
B.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 阻击了 3000 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C.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为守住誓言和爱情,面对焦母的无情拒绝,家人的“威逼利诱”, 最后“举身赴清池”,焦仲卿最终也“自挂东南枝”。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 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眼之父”南仁东:梦想与坚守

吴丽玮

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在美国治疗肺癌时去世。“他说,如果有一天他真的不行了,他就躲得远远的,不让我们看见他。”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调试组组长姜鹏回忆说,这可能就是南仁东的性格,希望保持着最有尊严的形象。

姜鹏来天文台面试的时候,并不知道南仁东是谁,“只是感觉到他强大的气场,一看就是头儿,甚至有点像‘土匪头儿’”。南仁东在工地上随意地穿着大汗衫,鼻梁上架着近视镜和老花镜,回北京又变回了时髦老人。“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也很注重形象,要带一箱子衣服去。”FAST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燕说。

南仁东是1963年吉林省的高考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后在北京天文台读天体物理学的研究生。他是一个爱好艺术和哲学的科学家,尤其喜欢画画,在日本国立天文台访学期间,创作了油画《富士山》,至今仍挂在该校教学楼的大厅里。“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反射面周围的六座百米支撑塔要等间距排布,打乱排不是能减少很多工作量吗?结果他就一句话,‘那样不好看’。别看他忙,但做PPT特别讲究,有一次开完会其他单位的人问我,你们是请专人帮忙设计PPT吗,怎么版式那么好看?其实都是南老自己做的。”FAST工程副经理张蜀新回忆道。

“也许是因为喜欢艺术,他和一般科学家不太一样,想法不受拘束,很有想象力,经常会冒出很多创新点出来。”FAST工程接收机与终端系统高级工程师甘恒谦说。

数千块单元组成的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是由南仁东主导的FAST最大创新点之一,目的是通过改变单元反射面的位置来保持整个反射面的抛面形状。而FAST的反射面要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每一个单元反射面的作用是要将球面改成抛物面,通过主动的变形实现对天体跟踪式的观测。而要实现这种跟踪观测,对反射面上空的馈源舱①定位精度要求很高。

当时他们做过几个馈源支撑缩尺模型试验,馈源舱的指向一直不能达到最大的观测角要求。“由于馈源舱是由塔上的钢索拉动的,角度始终趋向于水平状态,如果达不到40度的角度,就看不到银河系的中心。”甘恒谦说,南仁东很有想象力地提出,在馈源舱周围加一圈流体或半流体的“水环”,流体受到重力影响集中在某一方向,可以有效补偿姿态控制的不足,会使馈源舱的角度发生相应变化。不过后来通过与德国科学家的合作,FAST最终采用了钢索牵引驱动的轻量化柔性馈源支撑模式,“水环”的方案没有被采纳,但南仁东的想象力确实让项目组其他成员印象深刻。

与传统射电望远镜采用独立分块反射面单元技术不同,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用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2002年FAST技术年会上,南仁东第一次正式提出这个概念。“我问南老师,原来的技术应用很成熟了,为什么要改?他说:‘很简单,因为省钱。反射面放在索网上面,坑的弧度要求就没那么高了,不然工程耗费会非常大。’”甘恒谦说。

但索网的制造和安装难度相当大,首先是钢索结构超高疲劳性能的要求。钢索结构疲劳强度不得低于500兆帕,他们从知名企业购买了十余种性能最好的钢索结构进行疲劳试验,结果没有一家符合FAST的要求。

“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寻找合适的钢索材料会面临如此大的困难,”姜鹏说,“当时南老压力太大了,在两年内,几乎总是寝食难安,这是FAST项目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机。”在想解决方案时,南仁东又开始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他甚至提出用弹簧作为弹性形变的载体,来解决钢索的疲劳问题。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最后拿出一个终极版的弹簧方案,目的是说服他,如果这个方案不行,其他弹簧方案也不用考虑了。但他这么说,其实是希望大家都能发散思维,提出更多的新方案来。”

FAST对钢索结构的性能要求已经远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规范,因此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提供相关产品,南仁东等人只能将方向转向钢索的研制中。当时发现并无可借鉴的经验,FAST必须从头开始解决材料的问题。姜鹏回忆说,因为无法确定问题的根源,所以研制工作要在涂层改善、锚固技术等几个方向上同时开展。在两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近百次的失败,几乎每一次的实验,南仁东都亲临现场,沟通改进措施。他们请来上海、南京等地的十几家单位以及国外钢索结构的顶级专家一起评审,同时也幸运地找到一家既懂技术又有经验,同时愿意配合的厂家,在工艺控制上为FAST提供经验和产品,最终钢索结构才终于被研制出来。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41期)

注:①馈源舱:里面装置有馈源,也叫做超宽带接收机,是FAST接收和回传信号的最核心部件,整个射电望远镜的反射面所接收到的全部宇宙信号,都靠它来收集。

【小题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南仁东的油画《富士山》至今仍挂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教学楼的大厅里,说明他在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也有着自己的艺术审美。
B.南仁东作为一位科学家,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时地展现出艺术方面的想象和灵感,对于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模式很有启示意义。
C.姜鹏来天文台面试时对不认识的南仁东的感受是“强大的气场”“头儿”“土匪头儿”,这表明南仁东既有魅力,又让人惧怕。
D.由南仁东领导的FAST工程在研究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尤其是钢索结构的研制,经历近百次失败才取得成功,表明科学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FAST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燕眼中,南仁东不同场合的不同着装,既体现出他对职业的尊重,也表明他为人并不古板。
B.作为理科状元,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的高才生,南仁东爱好艺术和哲学,尤其喜欢画画,这对他今后的科学研究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C.FAST采用球面主动反射面技术,主要支撑结构采用创新性索网技术,主要表现南仁东在工作中十分注重追求美感。
D.本文前面以较少篇幅介绍南仁东的相关经历,后面以较多篇幅介绍FAST的相关情况,分别照应标题中的“梦想”与“坚守”。
【小题3】在“天眼之父”南仁东身上,你认为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